圖為泥塑大師胡深與他創作的生肖泥塑。 記者 田進 攝
圖為民間工藝品熱賣。 記者 田進 攝
泥塑、馬勺、皮影……蛇年春節,陜西關中地區特色民俗吸引大量游客。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種民間手工藝制品備受青睞,掀起民俗游熱潮。
春節期間,陜西各大景區游客盈門,兵馬俑、陜西歷史博物館等景點客流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井噴”。擁有別具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陜西關中西部,民俗游頗受當地民眾青睞。
泥塑是古老的民間工藝,“鳳翔泥塑”造型優美、生動逼真、色彩夸張,既有驅邪避災的寓意,又有美好吉祥的愿望。
記者14日在有“中國泥塑第一村”之稱的陜西鳳翔六營村看到,民間手工藝傳承人家里游客熙熙攘攘,村頭的空地也已停放滿汽車。
泥塑大師胡深家中,來自西安、寶雞等地的游客正在挑選、購買泥塑工藝品。年逾80歲的胡深告訴記者,蛇年新春,除傳統敦厚溫順造型的泥塑蛇外,他還做有眼鏡蛇造型的生肖泥塑,色彩夸張艷麗,很受歡迎。
“我還捏了些新樣子,都是隨心做的。”在胡深家中,記者見到了他新設計、制作的蛇年生肖泥塑,手掌大小,樣子可愛,“萌”態可掬。
“從大年初三起,來我家參觀、選購馬勺的游客每天有五六十人。”在六營村,制作馬勺的民間藝人胡小紅說,春節假期接待的游客有的從西安、寶雞等地驅車前來,還有的來自甘肅、河南等地。據她介紹,目前家中繪制的馬勺工藝品部分花樣已經售罄。
專家表示,節慶期間民俗游“接地氣、有特色、不俗套”,互動和體驗性強,能夠使游客參與其中,通過隨民間藝人學做泥塑、畫馬勺臉譜等形式,完成對中國傳統文化、民俗的追尋,甚至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