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馮小剛的喜劇之道
時間:2014年01月03日
來源:《新京報》
作者:周黎明
馮小剛的新片《私人訂制》與其說是《甲方乙方》的續集,不如說是升級版;與其說是新瓶裝舊酒,不如說是舊瓶裝新酒。跟《甲方乙方》相同的是故事的結構和套路,都是圓一個個荒誕的夢,但《甲方乙方》是成功者做常人之夢,而《私人訂制》則是普通人夢一回權力或財富的極致。
《私人訂制》的最大價值在于其批判現實的鋒芒。片中有兩大段分別是描寫權欲和物欲,一個是范偉扮演的首長司機過一把首長的癮,另一個是宋丹丹扮演的清潔工當了一天超級富婆。范偉那段尤為出彩,將當下中國的官場百態盡收眼底,直觀地反映了腐敗往往不是個人品質造成的,而是整個機制的產物。這個故事的細節極為豐富,笑料也非常充足,我們既笑了片中人物,同時也嘲笑了自己。因為把我們任何人放到范偉那個角色的位置,誰敢保證自己會比他更清廉呢?
宋丹丹這段戲是嘲諷有錢人的,但并不帶仇富色彩。這種設置在《百萬英鎊》等影片中曾展示得更為充分。不同的是,本片對主題僅點到為止,犀利程度不如范偉那段。最黑色幽默要數中間李成儒那段,應該是馮小剛最為個人的表達。一個因拍攝大俗影片而獲獎無數的導演,發誓洗心革面,從此放棄俗,追求雅,并愿意為之付出任何代價。馮小剛在拍攝《夜宴》《集結號》《一九四二》等非喜劇作品時,經常遭人批評,說他放棄自己擅長的草根精神,追求所謂的高雅,尤其是《一九四二》票房不太理想,這種聲音更為突出。從這個意義講,這里有他的自嘲,但同時隱含了他對雅俗的文化的深層理解及矛盾心態。在我看來,馮小剛并不反對真正的雅,而是反感那些裝腔作勢、無病呻吟的偽“雅”。可惜的是,這一段情節光有設置,未能鋪陳和展開,而且黑色基調未能完全轉化成笑料,恐怕會限制欣賞的范圍。
《私人訂制》的結尾是一連串的“道歉”,從航班延誤到生態惡化,葛優率領的“私人定制”公司派人一一出面道歉。這一升華有詩一般的意象和罔顧傳統敘事的超脫,又一次讓躲在喜劇面罩后的文青甚至公知馮小剛露出真相。顯然,馮小剛不滿足于逗觀眾笑,他希望觀眾在笑之余能靜下來想一想關乎我們每個人的那些問題,其中有令人沉重的,有令人心酸的;但他知道當下的人們覺得思考太傷神,想用笑聲來壓倒靜思,忘卻現實。所以,他嘗試用制藥的方式,在苦澀的現實外涂上濃濃的糖衣。這便是他的喜劇之道。
(編輯: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