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報》12月21日第5版刊發的《電影立法,讓電影站在文化發展的前沿》的專題報道,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著名編劇王興東特此撰寫一文交由《中國藝術報》獨家發表,希望通過本報表達他對《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期待和希冀。王興東認為,作為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的法律,必須符合電影版權市場的經濟規律和藝術創作的生產規律,而《電影產業促進法》首先要促進的,應當是原創劇本的繁榮。 ——編 者
請以法律的名義寫下:保護文學家劇作家的原創版權
王興東(中國電影文學會會長、著名編劇)
■ 電影立法首要應該促進什么,是決定產業命脈的核心問題。中外電影的實踐證明,沒有文學原創和劇本著作權的發展,就沒有電影產業的一切發展。
■ 請以法律的名義寫下:保護好文學家、劇作家的原創版權,才能孵化成電影產業更多的版權。電影的精品出自劇本的精品,嚴格履行劇本授權使用制度,加強扶持原創劇本的獎勵程度,加大懲治剽竊抄襲劇本創意的力度,這是新中國首部電影法規中應首要解決的法定內容。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矣必浚其泉源。縱觀《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6章62條,規范電影行政審查、電影發行放映、電影企業保障、電影對外交流的法規很細致。然而,作為智力成果歸屬于著作權方面的電影本性,沒有完整科學地體現在立法之中,特別是沒有依法強調電影產業賴以發展的劇本著作權應該受到本法嚴格的保護。電影立法首要應該促進什么,是決定產業命脈的核心問題。中外電影的實踐證明,沒有文學原創和劇本著作權的發展,就沒有電影產業的一切發展。在當今版權影響世界、版權創造世界的知識經濟時代,在內容為王、創意制勝的市場競爭下,電影劇本的著作權在電影產業中的法定地位和優先發展前提是不容忽視的,電影企業與劇本著作權人的法律關系應該在立法中有所規范。
電影產業的核心是版權經濟
劇本的版權是電影版權的原生版權,立法應該規定“電影劇本版權授權書”原則。國家廣電總局在2006年頒布《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的第六條第三款要求電影備案必須有“電影劇本(梗概)版權的協議(授權)書”。這是遵照《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未經劇本作者授權,任何人使用劇本創意都是違法的。眼前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第十五條,“國家鼓勵企業從事電影攝制業務。企業在將其準備攝制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審查后,可以攝制電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經審查,未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發給企業一次性的《電影攝制許可證(單片)》,并將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這里省略了“劇本或劇本梗概”的必要前提即劇本著作權“授權書”的原則,只要內容沒有違反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要求就可以通過立項,這有失法律的嚴謹程序,為侵權剽竊者留下漏洞,即使是抄襲他人,未經原創作者授權而侵權竊得,甚至抄襲剽竊國外的電影故事,一概不管不審的話,勢必會使電影成片被植入侵權盜版的病毒。僅僅審查劇本的內容,放棄審理內容從屬的著作權的合法性,舍本取末,有悖《著作權法》使用他人作品必須授權許可的法定程序。
劇本的版權是電影的原生版權,是支撐著電影版權的基礎,是用于立項與融資的根本。只有電影劇本版權的合法性,才能確保電影產品的合法性。著作權授權許可使用制度是世界版權制度鐵打的法定原則,《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沒有理由忽略這一原則,必須納入法定條例。自中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以來,我國所有出版的圖書,都必須有著作權人的授權書,電影產品歸屬版權產物,其法規概莫能外。
建議專設“劇本創意”一章
電影產業之樹是以劇本為根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鼓勵原創和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文藝精品。”可以說,沒有原創就沒有電影產業。從《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中看不到關于促進電影劇本原創,鼓勵和保護原創的法條。雖然有一條“創作國產電影劇本”享受稅收優惠,但沒有明確是劇本報酬,還是用于企業開發劇本的費用享受稅收優惠。過去劇本報酬稅收是20%,那么此法能減免多少?沒有明文,等于不可操作。
期盼已久的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法律,誕生在世界全面進入知識產權的時代,最根本、最要害的顯然不是超出電影院明示時間而再放映廣告的懲罰條款,而是促進“自主版權的創意”如何發展的核心問題。中國為何不能出《哈利·波特》那樣的系列電影?其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原創版權的保護機制。英國的版權保護原創達到絲毫不得侵犯,曾有人要出版一部《哈利·波特詞典》,英國法庭判決未經原作者羅琳同意不得出版,高度的保護才能滋生高品質的創意系列。
當今世界,各國創意產業在激烈競爭,高度維護版權利益已成為殘酷的商貿較量。如何促進我國電影產業基礎——劇本的繁榮,是本法不可忽略的立法內容,現在卻看不到扶持原創和保護原創的法規。我認為,“劇本創意”應該專設一章,涉及以下方面:
1.導向為魂,內容為王,電影的內容源于劇本的人物故事。《電影產業促進法》應該規定國家和各級政府建立扶持原創劇本的基金,建立原創劇目申報制度,如同申報科研項目一樣,依法資助和鼓勵深入生活、開發新劇目,重獎原創者,抵制跟風沿襲、翻舊重拍、閉門造車,提升原創的質量,提高核心競爭力,這是促進中國電影產業大發展的能源,克服無米之炊的有效出路。
2.原作小說及其他文藝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劇本,必須經原作者授權許可,原創作者是影片的上位授權人,必須依法確保其署名權和榮譽權。國家廣電總局2006年頒布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在第十七條審查混錄雙片第五項要求提供“原著改編意見書”。這是對于原創者權益的尊重,應該納入本法。
3.因電影而產生的衍生產品,原創作者在沒有完全轉讓權利的情況下,有權要求分配利益。用“國家鼓勵電影企業開發電影形象產品等衍生產品”,一言而蔽之,回避了源頭與衍生的權利,模糊了原創與制片企業的法律關系,原作者對于自己的創意作品擁有永久性控制權和終極影響力。我國加入世界保護文學藝術作品的《伯爾尼公約》,此公約第十四條第二款中規定:“根據文學或藝術作品制作的電影作品以任何其他藝術形式改編,在不妨礙電影作品作者授權的情況下,仍須經原作者授權。”
4.電影劇本作為可以單獨行使的著作權,在電影拍攝中未經編劇本人同意不得發表、不得網上傳播,《著作權法》規定的“修改權和保持作品完整權”,未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得另請作者歪曲和篡改主題。即使轉讓權利后,原作者依然有權要求維護自己的權益。
本法應該包括具有中國特色和現實情況,凡經國家重大革命題材領導小組審查通過的劇本,拍攝時不能隨意篡改主題,重大情節不能偷梁換柱,不得違反史實,不得改頭換面,依法維護其劇本內容的完整權。
5.電影行政審查中,凡侵害原作者和編劇署名權,拖欠劇本酬金未付清的,均屬于侵權行為。依據《行政許可法》第三十六條,電影行政審查對損害利害關系人(原作者)權益的,應當告知該利害關系人,聽取其陳述和申辯,不得輕易許可通過。
6.國家支持建立電影劇本創意注冊中心,保護公民的電影故事創意。凡經國家及各級政府依據劇本的質量先期資助的重點劇目,影片制作完成應請劇本作者審看,并有提出意見的權利。
7.制片方從銀行貸款依據劇本而商定。因此,為電影而創作的優質電影劇本無論發表的還是未發表的劇本,均有知識產權質押的功用。
8.有證據證明或者經法院判決的,凡抄襲剽竊他人創意的情節和內容的劇本,即使影片拍攝完成,也要追究其抄襲剽竊者的法律責任。情節嚴重者吊銷其影片發行放映許可。
綜上,作為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的法律,必須符合電影發展的規律,即版權市場的經濟規律和藝術創作的生產規律。劇本創作及著作權是這個產業鏈條上首要發展而不可或缺的核心內容。因此,沒有對于電影劇本文學創意的法定保護條款,這是不完整的電影產業的法律,不利于調整和規范有序的電影產業關系。
請以法律的名義寫下:保護好文學家、劇作家的原創版權,才能孵化成電影產業更多的版權。電影的精品出自劇本的精品,嚴格履行劇本授權使用制度,加強扶持原創劇本的獎勵程度,加大懲治剽竊抄襲劇本創意的力度,這是新中國首部電影法規中應首要解決的法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