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網友“使徒子”用一組漫畫給大家講個有關粽子的美麗傳說。故事圍繞著粽子的咸甜之爭,孟姜女、秦始皇等亂入劇情,腦洞很大。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關端午節和粽子的由來,最有名的傳說便是戰國時楚國的屈原,猶豫楚國被入侵悲憤投江自盡。人們緬懷他,為了防止他的尸體被魚吃掉而將糯米裹進粽葉中投進江里,委以紀念。
還有一個說法,是春秋時吳國的伍子胥勸吳王夫差滅了越國不果,認為吳國會因此而亡,遂自刎。夫差大怒,將其裹進粽葉扔入江中。人們緬懷他,為了防止他的尸體被魚吃掉而將糯米裹進粽葉中投進江里,委以紀念。
屈原的怨靈感染了投入江中的粽子,形成了甜粽子大軍,伍子胥也的怨靈感染了投入水中的粽子,變成了咸粽子大軍,咸甜兩軍為爭奪粽子正統殺伐不斷。它們因生為魚餌,怨天不公故生性殘暴,好戰冷血。每次大戰,不停聽到這樣的對話:“報告將軍!兩軍混戰一處,因手藝相似,傷員難以分辨敵我!”“看看餡兒是啥樣的不就知道了!”
殘酷的咸甜戰爭持續百年,生靈涂炭,民不聊生。為了抵御殘暴的粽子軍,始皇帝在修筑長城,并飼養龍守護關內,為了消除引起戰爭的咸甜味道,還請了孟姜女在長城腳下痛哭數載,以姜味的眼淚覆蓋咸甜味道。
每逢五月初五,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日。水下的粽軍蠢蠢欲動,龍變化為龍舟,由黑衣守夜者駕駛,巡弋在水上,提醒人們,“Summer is coming”。
這一天便被稱為端午節,除了龍舟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儀式,就是將覺醒的粽軍……扼殺在搖籃里,以保衛世界的和平。這天就是端午節,你為世界的和平貢獻力量了嗎?
千萬別當真,當真你就輸了。看完這組漫畫,有網友表示,腦洞大得簡直要突破天際。網友“圣安東尼奧小白兔”不忘糾錯:“蠢死,伍子胥屈原都是湖北人,死前應該都是甜黨!”
看完萌萌的漫畫,不少吃貨網友找到了很好的借口,為世界和平連吃了幾個粽子。
網友“碌碌閑人-瘦成閃電中”說:“胃疼,但為了世界和平,我還是會堅持貢獻我的力量,果斷吃了小棗、豆沙。”至于粽子到底應該是咸的還是甜的,網友“S-T”說:“專注吃甜粽子約十五載!”網友“一手煎蛋的小青哥”說:“干掉三個蛋黃肉營的。”而對于一些不挑食的網友來說,咸甜并不是問題。網友“夜舞之羽”說:“已消滅甜咸粽軍各一小分隊,簡直是和平使者。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