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春節主題展”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幕
時間:2024年12月21日
來源:中國文藝網
作者:尋木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作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人人參與的文化實踐形式,在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發揮著重要載體作用。值此“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際,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協辦的“過年——春節主題展”于12月21日(農歷冬至日)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展出。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主題展面積2600平方米,共展示120余項與春節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涉及地區覆蓋全國。在深入挖掘春節蘊含的歷史文化意蘊的基礎上,展覽以春節的重要時間節點為線索,以辭舊迎新、祈福納祥、團圓和諧為主題線索,勾畫串聯起與春節相關的不同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融入不同地區各有特色的節日習俗、還原百姓的生活場景為基本設計理念,通過300余件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關作品的展示以及展覽期間多場次的展演互動,力爭讓來自各地的觀眾都能在展覽中體驗回家過年的親切感受。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敘事從冬至開始,至元宵節結束,分為序廳和辭舊迎新、歡聚祝福、樂歲弦歌和普天同慶四個主題單元。序廳主要梳理春節的起源和發展,展示春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辭舊迎新單元主要描繪以臘八節為重要標志的忙年階段,有伴隨冬至數九的消寒圖,有臘月迎新的京西太平鼓,有春官親自送出的祝福和年歷,有立春之日鞭打春牛勸耕農忙的儀式,有鮮花裝點豐富年貨的花街;歡聚祝福單元主要講述除夕夜祭祖守歲、闔家團圓,春節開始拜賀新年、走親訪友的內容,走進貼有嶄新桃符迎接游子歸來的院門,有追思祖輩不忘祖德的家規家訓,也有歡聚一堂融匯親情的年夜飯桌;樂歲弦歌單元主要展現元宵節時龍舞獅躍、游園賞燈,以及各地民眾載歌載舞的熱烈歡慶景象,各地精選的花燈亮起,將展廳映照得燈火通明,樂清首飾龍無疑是這里的焦點,登上二層觀景廊道,熱鬧景象盡收眼底,琳瑯滿目的廟會街市,盡情歌舞的鄉村春晚,懷仁旺火“熊熊燃燒”預示來年旺氣沖天;普天同慶單元,沉浸式的煙火演示讓人流連忘返,各地民眾歡度春節的照片墻上洋溢著每個人歡度佳節的笑顏,并通過“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相關內容,點題展覽。展覽最后的新年祝語,寓意著又一個開始,盛滿了新的祝福和期盼。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本次主題展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扎實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重要指示要求的具體舉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化、系統化、場景化展示的有益探索,是扎實推動春節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的務實行動。為辦好此次主題展,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多次組織專家座談和調研,系統梳理春節相關非遺項目,與各地密切聯系,調集非遺項目和展品,組織專業團隊專題制作《回家》和《春晚》紀錄片,通過精心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和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盡可能還原忙年回家、團圓守歲、熱鬧街市,以及五彩燈會場景,讓觀眾直觀感受春節文化的風采神韻,進而展現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承載的中華民族創造精神與生存智慧。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主題展期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將定期組織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京展示展演,同時配套開展包括“傳統歷法與春節”展覽、春節文化論壇、“春節有好市 非遺館里過大年”“張燈結彩過蛇年 燈彩點亮非遺館”“元宵節舞龍”等多項活動,豐富春節期間主題文化產品和服務。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3月2日。
?。ū疚膱D片由主辦方提供)
(編輯: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