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藝事業百花齊放、繁榮發展,廣泛積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文藝力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關懷文藝工作者,文藝領域呈現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廣大文藝工作者守正創新、凝心鑄魂,匯聚共創強國業同圓中國夢的精神偉力。我國文藝工作者規模可觀、數量龐大,文藝領域從業人員超千萬人,“文藝兩新”和青年文藝工作者,人數眾多、思想活躍、潛力巨大,文藝界不斷涌現出德藝雙馨的文藝家。
長期以來,文藝界胸懷“國之大者”,愛國為民崇德尚藝,大量文藝工作者艱辛付出、潛心創作、積極作為、奉獻社會。為進一步激發文藝工作者謳歌新時代、貢獻新征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很多文藝界人士認為,宜設立團結引領文藝工作者的專屬慶祝節日,進一步增強文藝工作者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攝協理事、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湖南省攝協主席謝子龍聯名提交“關于設立'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建議”,受到文藝工作者廣泛關注。
設立“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必要性
01
有利于團結引導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奮進新征程,更加激發文藝工作者干事創業熱情。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光榮的使命和職責。為這個獨具價值的群體設立全國性的專門節日,形成正面引領,培育時代新風新貌,是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的強力鼓舞。
02
相比其他行業領域,文藝工作者的節日尚屬于缺位狀態,亟待填補空白。目前很多行業都有自己的專屬節日或紀念日,而廣大文藝工作者長期以來,缺乏一個固定的日期作為紀念、慶祝的節日,這一被動狀況亟需改變。
03
盡快設立中國文藝工作者節,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順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新要求、新舉措、新期待,也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重要舉措。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設立,將進一步表明黨和國家對文藝工作者的關懷和重視,不僅確認文藝工作者的社會地位,更加鼓勵和激勵文藝工作者繼承優良傳統、在新時代開拓新作為。
關于設立“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具體建議
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研究論證可行性,向國務院提出請示,推動在國家層面專門為文藝工作者設立節日的落實。
建議將“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時間設定為:每年公歷的10月15日,形式為逢工作日不放假。
以節日為抓手,以節日促發展,打造“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系列主旨宣傳和品牌活動。
附:
關于設立“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建議
姚建萍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
謝子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湖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藝事業百花齊放、繁榮發展,廣泛積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文藝力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關懷文藝工作者,文藝領域呈現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廣大文藝工作者守正創新、凝心鑄魂,匯聚共創強國業同圓中國夢的精神偉力。我國文藝工作者規模可觀、數量龐大,文藝領域從業人員超千萬人,特別是“文藝兩新”和青年文藝工作者,人數眾多、思想活躍、潛力巨大,文藝界涌現出不少德藝雙馨的文藝家。
長期以來,文藝界胸懷“國之大者”、愛國為民崇德尚藝,大量文藝工作者艱辛付出、潛心創作、積極作為、奉獻社會。為進一步激發文藝工作者謳歌新時代、貢獻新征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很多文藝界人士認為宜設立團結引領文藝工作者的專屬慶祝節日,進一步增強文藝工作者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
一、設立“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團結引導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奮進新征程,更加激發文藝工作者干事創業熱情,樹立其良好形象,凝聚文藝立心鑄魂力量,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以及黨的十九大報告、二十大報告、《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等,都強調了文化文藝工作的重要作用,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今天的文藝工作者生逢其時,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光榮的使命和職責。為這個獨具價值的群體設立全國性的專門節日,形成正面引領,培育時代新風新貌,是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的強力鼓舞。
(二)相比其他行業領域,文藝工作者的節日尚屬于缺位狀態,亟待填補空白。很多行業都有自己的專屬節日或紀念日,比如,“5.12”國際護士節是全世界護士的共同節日。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2000年,國務院正式批復《關于確定“記者節”具體日期的請示》,同意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為記者節。2016年,國務院批復了工信部、國防科工局關于設立“中國航天日”的請示,同意從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2016年,國務院批復了中國科協、科技部《關于建議設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的請示》,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30日設立為“全國科技工作者日”。2017年,國務院批復了原國家衛計委(今國家衛健委)關于申請設立“中國醫師節”的請示,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2018年,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復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而廣大文藝工作者長期以來,缺乏一個固定的日期作為紀念、慶祝的節日,這一被動狀況亟需改變。
(三)盡快設立中國文藝工作者節,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順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新要求、新舉措、新期待,也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重要舉措。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設立,將進一步表明黨和國家對文藝工作者的關懷和重視,既在確認文藝工作者的社會地位,更在鼓勵和激勵文藝工作者繼承優良傳統,在新時代開拓新作為。有了專屬節日,將極大調動起我國文藝工作者的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通過節日活動交流互鑒,將更好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奮力鑄就新時代新征程文藝新輝煌,匯聚起加快實施文化強國戰略,加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二、關于設立“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具體建議
(一)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研究論證可行性,向國務院提出請示,推動在國家層面專門為文藝工作者設立節日的落實。遵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節日、紀念日、活動日設立程序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按照相關程序,明確中國文藝工作者節設立目的、意義、范圍、方法等,負責組織實施,確保安全,發揮積極作用。
(二)建議將“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時間設定為:每年公歷的10月15日,形式為逢工作日不放假。確定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具體日期,具有特殊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時代意義。明年即將迎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10周年,開創、舉辦“中國文藝工作者節”正當其時,以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的日期作為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日期,高度契合節日設立的初衷,從此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都將有屬于自己的意義非凡的隆重節日。
(三)以節日為抓手,以節日促發展,打造“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系列主旨宣傳和品牌活動。中國文聯積極發揮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會同各方面力量,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動創作優秀作品”貫通起來,結合“中國文藝工作者節”的強大凝聚力,謀劃組織好節日的各項活動,把廣大文藝工作者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鞏固壯大文藝人才隊伍和積極推動文藝精品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積極引導文藝界關注“國之大者”,堅持人民至上,倡導更多文藝工作者投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火熱實踐中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