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光明網主創,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支持,相關地方宣傳部門協助,制作推出《我們的村莊(第二期)》網絡音視頻節目,圍繞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主線,以村莊為主題,以經典文藝作品為切入點,深入革命精神發源地,挖掘革命精神傳承的當代故事,展現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進程中村莊發展的可喜成績,從一個側面展示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
河北省北莊村
唱響團結歌
凝聚新時代鋼鐵力量
弘揚西柏坡精神
70多年前,歌曲《團結就是力量》在河北省平山縣北莊村率先唱響,更加堅定了中華兒女團結抗戰的信心與斗志;新中國成立后,這首歌持續激勵著全國人民團結奮進、建設祖國。
尋根溯源,《團結就是力量》怎樣在北莊村誕生?歲月變遷,北莊村又是如何傳承西柏坡精神,帶領村民團結一心,摘掉貧困“帽子”的?本期節目向你講述河北省北莊村的故事:唱響團結歌 凝聚新時代鋼鐵力量——弘揚西柏坡精神。
位于大山深處的北莊村,是歌劇和同名歌曲《團結就是力量》的首演地。一張保存在村史館的老照片記錄了1943年西北戰地服務團文藝工作者排演該劇的情景。
北莊村村委會墻上的《團結就是力量》歌詞
在艱苦的抗戰相持階段,西北戰地服務團到達平山縣,朝夕和百姓生活在一起,廣大農民奮起斗爭的行為和勇氣觸動了這些文藝工作者。
牧虹和盧肅二人創作的這首《團結就是力量》,體現了八路軍和老百姓團結一致,奮勇抵抗日寇侵略的決心。
歌劇《團結就是力量》上演后,同名配曲迅速在大江南北傳唱開來,更加堅定了中華兒女團結抗戰的信心與斗志。新中國成立后,這首歌持續激勵著全國人民團結奮進、建設祖國。7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北莊村村民傳唱著《團結就是力量》,在西柏坡精神的引領下,百折不撓、艱苦奮斗。
北莊村村貌
怎樣走出一條符合本村實際的脫貧致富的道路?駐村扶貧干部和村兩委班子決定依靠群眾,因地制宜,利用三面環山、一面鄰水,山場林地廣的自然資源,打好綠色脫貧牌。
北莊村老黨員齊澤民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北莊村大刀闊斧推進村中改革建設。今年73歲的齊澤民已經入黨52年,是北莊村黨齡最高的老黨員,聽著《團結就是力量》長大,也唱著這首歌建設家鄉。他沖鋒在前,帶頭響應,把自家的兩畝地流轉了出去;村里兩次修路,他又讓出自家的宅基地。
北莊村大力推廣光伏發電技術
北莊村的各項規劃得到了村民的全力支持。在短時間內,村里流轉土地70余畝種植蘋果樹;開展牡丹種植,發展特色采摘、蔬菜大棚等扶貧產業;先后分3批建設5座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目前年發電量9萬多度,每年能給村集體增收4萬元左右。
北莊村保存的中央部委舊址群
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多位中央領導人在北莊留下了光輝身影和足跡——北莊成為中央宣傳部、中央機要處等機關所在地,目前村內現有中宣部舊址,以及中央13個部委舊址群。結合北莊村的革命歷史背景,村民們按照“紅色北莊、綠色振興”的發展思路,努力讓綠水青山成為北莊人的金山銀山。
北莊村依托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和紅色旅游文化資源,2018年實現整體脫貧,2021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元。
北莊村發展進步的生動實踐,是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依靠群眾、團結統一的西柏坡精神在鄉村建設上的具象體現。目前,北莊村正積極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籌建以“團結就是力量”為主題的展覽館、劇院、激勵墻和廣場等公共場館設施,深挖紅色文化,打造鄉村旅游勝地。
北莊村村貌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新時代的北莊村,干部群眾擰成一股繩,團結統一、艱苦奮斗,用生動實踐,傳承和弘揚西柏坡精神,大踏步邁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前進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