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動態新聞

      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暨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云發布典禮在京舉辦

      時間:2021年01月21日 來源:中國文藝網 作者:胡艷琳 王垚
      0

       

       

        1月21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承辦的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暨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云發布典禮在京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董耀鵬,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彭云,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周由強,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副主任彭寬,中宣部文藝局理論文學處處長胡友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路侃,副主席王一川、葉培貴、向云駒、張德祥、傅謹,以及愛奇藝、北京精彩、泰洋川禾、奇樹有魚等主創方、演職人員、播出平臺的代表出席云發布典禮。夏潮宣讀《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關于表彰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的決定》。云發布典禮由徐粵春主持。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董耀鵬,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優秀著作作者代表頒發青銅“啄木鳥杯”。 中國文藝網 胡艷琳攝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宣讀《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決定》。 中國文藝網 胡艷琳攝

        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主持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暨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云發布典禮。 中國文藝網 胡艷琳攝

        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優秀文章作者代表與嘉賓合影。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供圖

        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優秀文章作者代表與嘉賓合影。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 供圖

        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為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優秀組織代表頒發證書。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供圖

        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優秀評論文章作者和與會嘉賓合影。 中國文藝網 胡艷琳攝

        本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活動作品報送以有關單位推薦為主,同時開通自薦通道。經過推薦單位初選,本屆推優活動共報送作品309份,其中著作50部、文章259篇,經過初步審核,共有277份作品符合要求,進入復評,其中著作40部、文章237篇。按照推優章程和實施細則規定,最終評選出26件優秀作品,其中著作4部、文章22篇。“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活動涵蓋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美術、書法、曲藝、舞蹈、民間文藝、攝影、雜技、電視共12個藝術門類,旨在按照中央關于加強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精神,推出優秀文藝評論作品,激勵優秀文藝評論工作者,推進全國文藝評論的創新和繁榮,促進文藝事業健康發展。

        同期發布了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成果。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網絡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倡導批評精神,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絡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絡文藝生態,每兩年舉辦一屆。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圍繞“因網而生,向美而評”的主題,緊扣2017年以來的網絡文藝開展評論,創新精選重要網絡文藝作品145部,評論范圍包括網絡演展、網絡影視、網絡游戲、網絡文學等網絡文藝各門類各領域。自2020年10月啟動以來,收到國內百余家高校院所和報刊網站來稿700余篇,通過初評復評、文章查重,57篇文章入圍網絡票選,終評參考網絡投票推選出30篇優秀評論文章和2家優秀組織。

        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受到社會各界熱切關注。這兩項活動具有四個特點。一是專業性。參與推選作品的作者絕大部分具有專業藝術理論學科背景,評論著作和文章都是文藝理論評論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實踐觀照,評委都是國內文藝理論評論大家,絕大部分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或中國評協理事。二是廣泛性。報名人群涵蓋約30家文藝家協會團體會員、一百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師生、數十家文藝報刊網號的編輯和眾多文藝評論工作者、愛好者。其中,“優選匯”在40天的網上報名時間內收到700多篇文章。作者覆蓋老中青年、各地域、各民族,包括來自回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的39位作者。三是在場性。評論緊密結合創作實踐,參選作品都是對近年來的文藝作品或現象展開評論,普遍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進一步彰顯批評精神,對文藝實踐有較強的指導價值。四是年輕態。年度推優和優選匯多數作者較往屆更年輕。其中第二屆優選匯700多位作者的平均年齡是32歲,30篇優秀評論文章的作者平均年齡是37歲。青年文藝評論力量的積極涌現和茁壯成長。

        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的優秀作品作者、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的優秀評論文章作者及優秀組織代表、新聞媒體記者等50人參加云發布典禮活動。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發布典禮同步通過中國文藝網進行網絡直播。

      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名單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著作類4部:

        王次炤:《中國傳統音樂的美學研究》(人民音樂出版社,2019年11月)

        邢建昌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學理論的知識生產及其相關問題》(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朱 平:《感官聯覺機制的歷史書寫——從古代繪畫到當代藝術》(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9年9月)

        陶慶梅:《當代劇場與中國美學》(三聯書店,2020年6月)

        文章類22篇:

        馬 季:《網絡文學創作與評價的路徑選擇》(《網絡文學評論》2019年第6期,2019年12月)

        王金勝:《現實主義總體性重建與文化中國想象——論陳彥〈主角〉兼及〈白鹿原〉》(《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19年第4期,2019年7月)

        盧文超:《是欣賞藝術,還是欣賞語境?——當代藝術的語境化傾向及反思》(《文藝研究》2019年第11期,2019年11月)

        白惠元:《性別·地域·國族——話劇〈德齡與慈禧〉的文化坐標》(《藝術評論》2020年第4期,2020年4月)

        任 娟:《關于雜技劇的辨析與構想》(《雜技與魔術》2020年第2期,2020年4月)

        劉大先:《從后文學到新人文——當代文學及批評的轉折》(《當代文壇》2020年第3期,2020年5月)

        劉小波:《反規約:當前長篇小說的無理據書寫》(《當代作家評論》2020年第3期,2020年5月)

        許 薇:《舞劇〈長征·九死一生〉的時空敘事與舞臺意象》(《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9年第4期,2019年8月)

        孫媛媛:《中西聲樂藝術的融通與回歸——兼論西洋美聲唱法如何演繹中國作品》(《中國文藝評論》2020年第5期,2020年5月)

        杜曉杰、張靖池:《“疏野”之境與國產動畫古典美學的意境呈現——以〈山水情〉〈白蛇:緣起〉為例》(《四川戲劇》2020年第4期,2020年4月)

        李 寧:《何去何從:以數據為中心的當代書法研究》(《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論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年12月)

        楊 子:《再造“地方”:新的文化治理視域下上海戲曲文化空間的生產》(《戲劇藝術》2020年第3期,2020年6月)

        辛 塵(原名胡新群):《關于近年來篆刻創作幾種傾向的思考》(《中國書法》2019年第8期,2019年8月)

        張 均:《當代文學研究史學化趨勢之我見》(《文藝爭鳴》2019年第9期,2019年9月)

        張德明:《新中國詩歌的七十年》(《詩刊》2019年7月號上半月刊,2019年7月)

        陳冬梅:《時代之聲與青年成長——評長篇小說〈海邊春秋〉》(《中國文藝評論》2019年第10期,2019年10月)

        尚 輝:《現實主義的中國化探索——新中國油畫70年的審美再造》(《美術》2019年第11期,2019年11月)

        周鄧燕:《攝影大眾化與影像真實性——以解放戰爭中的晉察冀畫報社為中心》(《文藝研究》2020年第5期,2020年5月)

        周 憲:《藝術跨媒介性與藝術統一性——藝術理論學科知識建構的方法論》(《文藝研究》2019年第12期,2019年12月)

        秦喜清:《全球化時代的疫病隱喻:病毒電影的文化和意識形態》(《電影藝術》2020年第3期,2020年5月)

        程興旺:《1949年以來中國音樂史學中唯物史觀的回顧與思考》(《音樂研究》2019年第4期,2019年7月)

        謝 納、宋 偉:《歷史訴求與當代向度:歷史哲學視域中的新時期文學藝術書寫》(《文藝爭鳴》2019年第10期,2019年10月)

      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優秀評論文章和優秀組織名單

        

        優秀評論文章30篇:

        曹峻冰:《網劇〈長安十二時辰〉電影化表達的現實意義》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69.html  

        董曉可:《是漫步云上,是熠熠星光——〈文學的日常〉中的“詩與思”》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0.html

        鄧韻娜:《論網絡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中媒介與傳統的交融》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1.html

        羅夢琪:《“請別讓我那么快長大”——我看“小戲骨”系列影視劇》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2.html

        李 強:《網絡文學對文學等級的消解與重構》

        《文藝報》2020年8月24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25/c404027-31835688.html

        胡昕恬:《回溯原點,重返現場——由“方艙舞蹈”評網絡文藝的在場性》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4.html

        鮑遠福:《“網改劇”〈慶余年〉的時代價值》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3.html

        姜 磊:《〈繪真·妙筆千山〉:國風游戲的審美理想》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5.html

        付李琢:《網文“爽感”對現實題材的一次植入》

        《文匯報》2020年4月22日

        http://dzb.whb.cn/2020-04-22/10/detail-681061.html

        唐祺林:《經典何以走向當代社交文化空間——自B站央視版四大名著彈幕文化談起》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6.html

        馬 季:《在歷史與現實的交錯之間——長篇小說〈宰執天下〉文本解讀》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7.html

        黃帥(黃西蒙):《〈清平樂〉與古裝劇審美風格的轉向》

        光明網2020年5月14日

        https://wenyi.gmw.cn/2020-05/14/content_33830762.htm

        李雨軒:《短視頻中的鄉土世界及其美學建構——以“蜀中桃子姐”為例》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8.html

        陳 進:《要“硬核”,也要人文精神》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9.html

        凌 瀚:《“云模式”下的綜藝眾生相》

        《江西日報》2020年4月2日

        http://epaper.jxwmw.cn/resfile/2020-04-02/08/08.pdf

        李智、黃新新:《對“高糖無虐”甜寵劇的觀察與思考》

        《中國藝術報》2020年7月13日

        http://www.858835.com/zgysb/dz/ysb/history/20200713/index.htm?page=/page_5/202007/t20200712_485925.htm&pagenum=5

        秦蘭珺:《三農vlog:把美麗鄉村寫在影像中,寫在大地上》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82.html

        馬明高:《“Z世代”的文藝:走進人心,觀照生活,深入精神——網絡紀錄片〈文學的日常〉的“出圈”爆紅及其他》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81.html

        高 翔:《“二次穿越機制”與爽文世界觀——從〈慶余年〉到〈詭秘之主〉》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80.html

        任飛帆:《網絡電影〈毛驢上樹〉:開啟農村題材網絡電影精品之路》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84.html

        李 陽:《后疫情時代的京劇“新現場”——〈瑜你臺上見〉對于京劇傳播的示范價值》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83.html

        歐陽友權:《傳統是網絡文學的“精神血脈”》

        《光明日報》2020年1月8日https://news.gmw.cn/2020-01/08/content_33463084.htm

        房 偉:《中國網絡文學之現實主義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年7月20日http://www.cssn.cn/zx/bwyc/202007/t20200720_5157478.shtml

        宋 磊:《一部畫風獨特的“強劇情”懸疑作品——淺談〈大理寺日志〉對國產網絡動畫創作的啟示》

        《中國藝術報》2020年6月15日

        http://www.858835.com/zgysb/dz/ysb/history/20200615/index.htm?page=/page_4/202006/t20200614_483719.htm&pagenum=4

        孫曉星:《線上還是線下,這對戲劇是個問題嗎?》

        《錢江晚報》2020年5月10日http://qjwb.thehour.cn/html/2020-05/10/content_3852097.htm?div=-1

        胡智鋒、陳 寅:《疫情期間短視頻藝術發展的新態勢》

        《中國文化報》2020年6月2日http://epaper.ccdy.cn/zh-CN/?date=2020-06-02&page=4&detailId=疫情期間短視頻藝術發展的新態勢

        許 源:《時代與時代中的復調——簡評〈長安十二時辰〉》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9/2085.html  

        趙貴勝:《中國網絡動畫:以守正凝人心,用創新聚人氣》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9/2086.html  

        張文海、胡曉嬌:《舞蹈影像:鏡頭視角與肢體表達的“跨界共舞”》

        《中國藝術報》2020年5月18日

        http://www.858835.com/zgysb/dz/ysb/history/20200518/index.htm?page=/page_3/202005/t20200517_480739.htm&pagenum=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謝坤宏:《以技術彌補遺憾——評“2020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網絡展演”》

        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9/2087.html  

        優秀組織2家:

        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

        江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

      (編輯:胡艷琳)
      會員服務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无吗免费看|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无码AV岛国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图|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а√天堂中文官网8|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久久中文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