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
——中國文聯文藝工作者巡回宣講活動走進青海西寧、新疆烏魯木齊
“聽了三位藝術家的講座,收獲非常大。他們都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自己的從藝道路各具特色,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7月30日至8月2日,由中國文聯主辦的“崇德尚藝 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巡回宣講活動”走進青海西寧和新疆烏魯木齊。在現場聆聽了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曲協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紹興蓮花落表演藝術家翁仁康,中國攝協理事、“野性中國”創始人兼首席攝影師奚志農三位藝術家結合親身經歷和藝術實踐,講述他們堅定藝術理想、探索藝術成長道路、潛心創新創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熱心服務基層群眾的心路歷程和心靈感悟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攝協副主席、攝影家張國成激動地表示,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文化自信,“要像他們一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揮自己的藝術特長,創作出更多更具兵團特色的攝影作品,將大美新疆、多彩兵團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廣大人民群眾面前。”
“作為一個南方鄉下成長起來的曲藝工作者,到新疆來跟大家交心,向大家匯報我這么多年來從鄉村來到鄉村去的一些經歷。”翁仁康的宣講總是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他與聽眾之間的距離。他從“我的父母”談起,講“我的學校”“我的舞臺”“我的朋友圈”,“因為愧對我的父母,更加堅定了我為老百姓服務的信念”“我是這樣過來的人,我的學校在鄉村,我的老師是百姓”“我的舞臺在鄉村,離開鄉村我就兩腳騰空”……翁仁康坦誠自己從藝做人的心路歷程,“還有最重要的是管好朋友圈,邁開腿、管住嘴。邁開腿就是走,到老百姓當中去、到基層去;管住嘴就是嘴巴一定要管牢,你傳遞什么信息,一定要牢牢地把關。”
翁仁康以他結交的浙江一位老村長為例,“因為我是從鄉村來的,在鄉村有一個好朋友,今年89歲了。他說,翁仁康,你在舞臺上也好、在朋友圈說話也好,你要把我的話傳遞給大家。我說什么話?他說,我們心態一定要好,我是農村里的老村長,現在退下來了,89歲還能在端午節時指揮劃龍舟,現在還這么健康,心態好啊。你看,我們鄉下年紀大的人都有養老金的,這都是共產黨給我們的。”翁仁康繪聲繪色地用老百姓的話告訴大家,“所以,我在朋友圈里說,我們的文藝工作者一定要傳遞正能量、歌唱共產黨。”
奚志農是攝影名家,他的足跡遍布我國的深山叢林,到過遙遠的帕米爾高原拍攝馬可·波羅羊,也曾長期駐足可可西里關注著藏羚羊的命運,他從拍攝滇金絲猴至今,30余年來一直致力于用影像保護自然。“我用3年的時間去追尋滇金絲猴,只有兩次機會看到這種猴子,因為它們生活的地方是在云南的西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奚志農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畫面,“紅色的嘴唇、粉色的面龐,還是雙眼皮……那只猴媽媽抱著它的孩子,這樣的目光我想這么多年來應該說打動了很多人的心。”奚志農的不懈努力,不僅為自己贏得各種榮譽,同時告訴全世界,“美麗中國”有如此珍稀的野生動物,更加喚起人們對自然生態的重視。
“當年,西方的商人是這樣宣傳藏羚羊絨織披肩的。說這種披肩來自遙遠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有一種野羊到了特定時間會脫落絨毛,絨毛會附著在灌木叢上,當地的婦女和兒童很辛苦地趴到地上一點一點地摘下來,但事實是這樣的。”奚志農手指一幅幅藏羚羊被殘忍獵殺的攝影作品說,“當這樣的照片和影像在西方的時尚雜志上出現、在當地的電視節目中出現時,誰還好意思說‘我這是什么披肩’?這就是影像的力量,勝過任何語言和文字。”
同樣,在吳為山看來,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創作出好作品。“作品怎么算好?那就是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筋骨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道德就是包含在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歷史長河里融入人類靈魂深處的高尚情操與品格;溫度就是情懷,具體來講就是藝術家對生活、對人民、對時代、對民族、對國家、對大地的一種感情。藝術家只有把這種感情融會到作品當中,才能使作品和人民心連心,成為人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吳為山說。
截至目前,吳為山已創作了近600件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雕塑作品,甚至國外很多國家也有由他創作的中國歷史人物雕塑。“上世紀90年代,在社會發展轉型期,許許多多的年輕人把我們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等幾乎都忘卻了。而在此過程中,我覺得精神是絕對不可少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精神、沒有靈魂是走不遠的。”吳為山認為,通過雕塑藝術讓那些存在于中華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以藝術的方式展示出來,會對時代、對未來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有信仰才有力量,這是我近30年來不斷在做的事情”。
宣講結束后,文藝名家還與青海、新疆當地文藝工作者進行了面對面的互動交流。“這三位藝術家,不僅藝術造詣高深、藝術成果豐碩,而且德藝雙馨,他們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獨特的人格魅力引領文藝風尚,讓青海的文藝工作者深受感動、深受教育、深受啟發。”青海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班果表示。“他們看似都在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故事,實則都揭示了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這就是文藝工作者要有使命擔當、不忘初心,崇德尚藝,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新疆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莫合德爾·亞森坦言。
據悉,近日中國文聯已分兩批組織活躍在創演一線的文藝名家赴四川、西藏、湖南、江蘇四地開展宣講。預計8月底,還將赴廣西、海南兩地開展本輪宣講的最后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