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宮燈、兵馬俑、高足杯等“明星文物”云集——
“秦漢文明”展,輝煌的文化盛宴
長信宮燈(西漢)
“皇后之璽”玉印(西漢)
青銅四牛鎏金騎士貯貝器(西漢)
鎏金青銅駱駝形鈕鐘架構件(西漢)
聞名遐邇的秦始皇兵馬俑,多年未離家展出的河北博物院鎮館之寶長信宮燈,全國保存最完整的金鏤玉衣……風靡紐約的“秦漢文明”展強勢回歸,這些教科書級的國寶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一經亮相,立刻引爆朋友圈,網友紛紛留言,“集多家經典一起,必須約票去看”“全國鎮館大合集,大贊”“恨自己不在北京”。
一級文物約占45%
展現秦漢時期中國的輝煌發展
由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秦漢文明”展以學術為基礎,從全國30多家文博機構精選出170組3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一級文物約占45%,包括著名的“皇后之璽”玉印、長信宮燈、兵馬俑、金縷玉衣、紙地圖、“滇王之印”金印、青銅方斗、“中國大寧”鎏金青銅鏡、玉熊、云紋玉高足杯、彩繪多枝陶燈、“西王母”陶座青銅搖錢樹等文物。
國博黨委書記、副館長黃振春介紹,整個展覽由序廳、文治武功、長樂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絲路交通及尾聲七個部分、五大主題單元構成,“基本涵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秦漢時期的重要考古成果,通過對文物的深入解讀和相關拓展內容的展示,力圖全面展現秦漢時期中國的輝煌發展,為廣大觀眾奉獻一場名副其實的文化盛宴”。
此前,“秦漢文明”展曾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堪稱2017年北美規模最大的中國文化藝術展,此次國博同名展從內容結構的設計到文物展品的甄選都不同以往。策展人單月英介紹,本次展覽圍繞秦漢時期“開創”“變革”“奠基”“繁榮”“多元”“開放”“厚重”的時代特點,策劃定位為精品展,在遴選文物上遵循安全性、重要性和藝術性的原則,“大都會的展覽是面對西方觀眾的文化大餐,更注重藝術性而撤掉了官僚主義的展示部分。而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展覽是面向國內大眾的文化盛宴,他們對秦漢歷史了解比較豐富,所以展覽力圖通過深度的解讀,呈現秦漢歷史的重要性和厚重感”。
除了“明星文物”
還有哪些展品不容錯過
步入展廳,一組秦始皇兵馬俑拉開了展覽的序幕,引導觀眾進入展覽遨游秦漢時代。建筑磚瓦、秦詔文物、錢幣、印章、熹平石經、《儀禮》木簡等文物在“文治武功”單元向人們闡釋了秦漢王朝對國家的經營與管理;琳瑯滿目的燈具、熏爐、炊器、酒器以及各種男女偶俑,“長樂未央”單元呈現了漢代王公貴族燈光搖曳、熏香裊裊、珍饈滿案、美酒飄香的奢華生活;金縷玉衣、鎏金鑲玉青銅枕、玉九竅塞和彩繪陶家畜、?;韬钅钩鐾恋鸟R蹄金等精美文物,“事死如生”單元詮釋了當時的人們如何看待死亡;“多元文化”單元讓廣大觀眾領略秦漢時期中國領先世界的文化軟實力以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多元文化;“絲路交通”闡釋了秦漢時期絲綢之路的開通及與域外的文化交流;“尾聲”部分特別展出的“中國大寧”鎏金青銅鏡,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愿。
而除了長信宮燈、金鏤玉衣等耳熟能詳的“明星文物”以外,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文物也是展覽的重要支撐?!扒貪h四百年的時間跨度,有那么深厚、燦爛的文明,這里面的每一件東西都非常有代表性。”單月英說。
比如“文治武功”單元展出的建筑磚瓦——陶聯珠云紋瓦當、陶動物紋瓦當等看似不起眼,但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創立“皇帝”稱號,拉開了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恢弘序幕,而皇帝、皇權的至高無上首先體現在宮殿的建筑上?!岸汲堑慕ㄖ粌H是皇權的象征,而且是全國政令的發出地,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眴卧掠⒄f。
“皇后之璽”玉印是此次展覽新增的展品,個頭不大但來頭不小?!盎屎笾t”玉印為螭虎形,方形印臺上刻有云紋,推測為呂后所有。據記載,皇帝璽印和皇后璽印為螭虎形,與此印形制一致。學者認為,六璽制形成于西漢末年,被后世王朝所承襲。在單月英看來,官僚體系的構建對于中國王朝影響最大,秦朝創建文官體系,推行郡縣制度,漢朝繼承了秦朝創立的各項制度,使中央集權得到加強,她希望“通過最高統治者皇帝、皇后用的玉璽的展出,以傳達秦漢官僚體系的發展”。
而出土于甘肅天水市放馬灘漢墓的紙地圖更是顛覆了觀眾以往對造紙術的認識。“在我們平常的印象中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可能會覺得中國的造紙起源于東漢,但這張地圖向我們證明西漢初年即出現了紙張。”單月英說。巴掌大小的紙片為麻類植物纖維,上面以墨線繪制山脈、河流、斷崖和道路,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用于書寫的紙張實物,也是最早的紙繪地圖。
觀看展覽的時候,單月英希望觀眾能夠放飛想象、不拘一格,她特別推薦東漢彩繪多枝陶燈。陶燈分為三層,燈底座表面塑山巒、河流,其間分布著虎、鬣狗、羊、猴、兔和人物,承盤上還有各種形狀的燈枝及羽人?!岸嘀μ諢粼跐h墓中有較多出土,代表著秦漢時期對神仙信仰的追求,從中可以感受秦漢時期人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div>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30日。國博特別提醒,為確保文物安全和展廳內良好的參觀秩序,每天將按上、下午不同時段安排免費發放3000張門票,觀眾需要在“秦漢文明”展廳入口處領票入場,且每人每天限領一張。
(編輯:賈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