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獅子在巴黎 貝婭特麗絲·阿勒瑪尼婭
貝婭特麗絲·阿勒瑪尼婭使用拼貼手法,用報紙、照片和圖畫講述一只獅子在巴黎游蕩,行走在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故事。這是一本我們不斷尋求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的圖書;一本關于出發與發現新故事、新地方,遇見新面孔和新朋友,從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圖書;一次次的出發,我們終將到達一個自由自在、和睦共處的家園。
皮羅,皮羅 小橘鳥-出發 焦爾達諾·菲利普
焦爾達諾·菲利普曾多次入圍博洛尼亞插畫展,并獲得2010年博洛尼亞插畫展評委會大獎,是歐洲著名插畫家和設計師。
小巨人 琳達·派利卡諾
“熊孩子”到處都有,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面對體積比自己小太多的物種,沒有節制的好奇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傷害。意大利插畫師琳達·派利卡諾借用小巨人的形象,與人類發生了移位,借以帶給觀看這個故事的孩子們一些啟示和思考。
“藍上加藍,綠上再加綠,來一點紅,抹一筆向日葵的金黃,添一層沙漠風暴的灰,再點綴些藏族服飾上的番紅花色。色彩也是一種語言。”瑞士插畫家艾丁·德來塞這樣描述插畫的魅力。
2016年,世界童書插畫“奧斯卡”——博洛尼亞插畫展度過了自己50歲生日。多年來,插畫展給全世界真正的藝術家提供了一個舞臺,讓他們的創造力和奇思妙想在這里大放異彩;畫展上來往著許多年輕的畫家,他們帶著一如既往的熱情年復一年地奔赴博洛尼亞,并樂于在成功之后和新興人才同場競技。因此,意大利博洛尼亞童書展組委會、意大利博洛尼亞插畫展組委會、意大利博洛尼亞插畫展中國巡展組委會、今日美術館于8月20日至10月8日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博洛尼亞插畫展暨50周年大師作品展”,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77位插畫家的386幅童書插畫作品的原作以及50年來世界上最著名的50位插畫師的代表作。
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創辦于1964年,很快就被業界公認為同仁聚集和交流的理想平臺。1967年,博洛尼亞插畫展在國際兒童書展上首次亮相。“那是博洛尼亞推陳出新的時代。這個綽號‘學者之都’的城市有西方世界最古老的大學,這樣的文化背景,對童書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是兒童文學的黃金時期,國際童書展也在這里應運而生。”策展人保拉·瓦薩利說。
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被沖破,兒童圖書也經歷了巨大變化,美學觀念和表達內容的變革給童書帶來新面貌,兒童繪本的故事文本和畫面結合得更緊密。“自1964年以來,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接待了大批插畫家,著名的、新興的,或是剛出道的,胳膊下夾著自己的畫作,在展會上一眼就能認出。這意味著藝術家可以和出版商直接建立聯系,這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也是展會組織者每年舉辦博洛尼亞插畫展的初衷之一。”保拉·瓦薩利說。插畫展讓全世界的插畫家有機會在各國觀眾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1971年,《插畫展年刊》創刊,更很快成為出版商、插畫家和相關從業者的重要參考。
進入新千年以后,新技術使得現實和虛擬的邊界日漸模糊。這一時期,繪本擁有了一個超越年齡分界的專屬市場,它不僅僅著眼于少兒讀者,也吸引了一大批成人受眾,被稱為“跨界圖書”,這也使得畫家們得以自由創作。全球化時代互聯網的全面普及,社交網站方興未艾,都不可避免地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而插畫展歷經50年歷程,仍被視作激情和靈感的源泉、發現新人新作的寶庫,并且引導著專業人士和童書愛好者的思維和實踐。
博洛尼亞插畫展的作品由五幅一組的畫作構成,每一組畫作就是一個故事。插畫展的評選非常注重畫家用圖畫講故事的能力,因此,世界任何地方的讀者,無論他們文化背景、信仰、母語有何差異,都能理解插圖所傳達的共同語言——插畫不需要文字就能觸摸讀者的心,為想象注入活力,為他們講述一個故事,展現一個世界。“我們相信,不管是哪里的孩子,看到這些作品都會沉醉其中。繪本將給所有年輕讀者帶去快樂,無論他們境遇如何,對世界各地正在經歷悲傷和痛苦的人們更是如此。”博洛尼亞展覽集團總經理安東尼奧·布魯索內說。
在50周年大師作品展中,觀眾可以穿過半個世紀的時光,欣賞一些曾經撫慰了我們所有人心靈的作品。當年,每位藝術家提供他們的處女作、最暢銷的或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參加展會。50年、50位大師、50幅作品,涵蓋了半個世紀的童書插畫杰作,這些作品都已經成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繪本,同時也成為童書繪本的發展歷程及趨勢的一個個樣本。
“在這個特展中你將看到,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藝術家、出版商和讀者是怎樣因為對童書和閱讀的同樣熱情而相聚在博洛尼亞的。”保拉·瓦薩利說。這也是艾丁·德來塞所描述的——“走進插畫書你會進入一個宏大的世界。它寬廣因為匯集了宇宙萬物;它高遠,因為深入到我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