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動態新聞

      蘇繡走進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啟示錄

      時間:2017年07月31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谷疏博
      0

      蘇繡在當代藝術語境下的“創變重生”

      ——蘇繡走進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啟示錄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作品《精衛填海系列》與《馬遠水圖系列》(刺繡) 姚惠芬

        “看到展出的作品后,很多人都豎起了大拇指。西方人表達情感都是很外露、直率的,當他們得知我是作品的創作者時,甚至會激動地跪在我的面前,要來看看我的手,摸一下我的手。他們說只有‘跪’這個動作才能表達自己對崇高藝術的敬畏之情,他們不可思議于怎樣的一雙手可以創造出這樣的藝術?!眹壹壏沁z項目(蘇繡)傳承人姚惠芬講到她在第57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上的經歷,非常興奮與激動;這也是蘇繡作為傳統民間手工藝首次進入國際級藝術殿堂。

        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些贊賞與感嘆背后,凝結著的是琴芬繡莊48位繡娘的智慧與心血——34幅參展作品,3個月內需全部完成,每天工作近20小時,同時還面臨著當代藝術新理念、新思想的沖擊。

        從“和而不同”到“不同而和”

        “整個創作過程實在是太痛苦了,非常折磨人。”很令人驚訝,姚惠芬、姚惠琴姐妹會以這樣一句話來總結參展作品的籌備過程。針對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主題“不息”,策展人邱志杰選擇了蘇繡大師姚惠芬、皮影大師汪天穩兩位民間藝術代表與當代藝術家鄔建安、湯南南進行合作。在傳統民間藝術和當代藝術的結合中,不可避免將會出現各種沖突和問題,這樣的沖突不僅出現在藝術的形式差異之間,更體現在思維模式的不同之間。

        “我們第一次與當代藝術家鄔建安老師合作、帶領著繡娘團隊來繡制這次的作品,雖然還是傳統的題材,用的還是古老的針法,但是創作的理念已經和我們之前簡單的復制完全不同了:鄔老師對傳統蘇繡有顛覆性的要求,我最初其實很難接受。他的創作理念跟我做了幾十年刺繡的習慣是不一樣的,所以剛開始我整個人完全是焦慮的。”姚惠芬感慨地說。

        除卻亂針法,蘇繡的傳統針法一共有四五十種,每一個傳統的作品中僅會使用到三至五種針法。而鄔建安要求姚惠芬團隊將這些所有能想到的傳統針法展現在同一張作品中,并且局部的邊緣位置的不同針法要對立,這對姚惠芬和她的團隊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挑戰。

        “針法與針法之間的組合,每個局部的邊緣都要對立,要矛盾——不像傳統的蘇繡一定要柔和,要看著舒服,鄔老師要求每一幅作品都有50多種針法,每一個局部都要非常精致,針法又要完全不同,我們幾乎把所有的針法都用盡了。”姚惠芬說。中華傳統文化中講求“和而不同”的理念,而此次與鄔建安合作的作品卻要展現出“不同而和”的思想,“要通過作品反映當下社會的現狀,作品中的每一個局部就好像對應著當下社會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但又都同時融入于這個社會中,可以說它是符合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和品位的”,姚惠芬說——這樣的特點,就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姚惠芬繡制的《精衛填海系列》與《馬遠水圖系列》等作品中。

        “從最開始的被動接受,到后來的主動思考,我們歷經了觀念碰撞上的折磨與困惑,拿起針線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從何下手,在惶恐與痛苦中我們艱難地摸索著。但是當它逐漸顯露出面貌之后,我們變得越來越自信、從容,一同探討針法、一同研究每個局部應該怎樣去表現,我們開始興奮,為了蘇繡顛覆性的創新和能量的又一次釋放?!币萸俳忝迷谡劦竭@個過程時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

        傳統針法的回歸與再創新

        “我們的思路打開了——改變思想、顛覆理念,我們看到蘇繡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有無限的發展和開拓空間。這次的嘗試對我們整個團隊來說無疑是一次突破,拓寬了我們今后的創作方向和技法。”她們說?!斑^去我們想從題材上來創新蘇繡,但從來沒有想過從針法上去創新,這次我們就反其道而行,重拾傳統針法,將過去繡制生活日用品的針法融入到作品的繡制中,從生活中尋找靈感,可以說是傳統針法的回歸與再創新;讓我們最為震驚的是傳統針法所煥發出的巨大能量,也更讓我們感受到傳統蘇繡技藝的博大精深與內蘊豐富?!币莘?、姚惠琴說。

        “創新”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結果,但它必須基于長年累月在繡架前的堅守,不求甚解地空談創新一定經不起歲月檢驗。而當技藝與理念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質的飛躍就是一件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了。筆墨當隨時代,刺繡也應該當隨時代,“傳統刺繡是不斷發展而非一成不變的。它對未來的啟示正如過去歷史給我們的啟示一樣:蘇繡一直在發展,蘇繡在過去曾落入低谷,又在20世紀30年代出現了亂針法、再次興盛——它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姚惠芬、姚惠琴總結說。

        當初,鄔建安走入琴芬繡莊考察,看到繡娘們繡制的作品和工作狀態,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然而機緣巧合下,他在繡莊看到了一本蘇繡圖譜,一時間,他仿佛找到了靈感迸發的源泉:每一種針法在他的眼中都好像成為了化腐朽為神奇的良方,隨即便也開啟了此次合作與蘇繡技藝的顛覆性革新。姚惠芬說:“仿佛有一條線在牽著我們和以鄔老師為代表的當代藝術家一起走,讓蘇繡在當代藝術語境下釋放創造力,同樣也讓當代藝術理念在傳統技藝技法中找到歸宿。”

        姚惠芬深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蘇繡要想得以傳承與發揚,亟需年輕人新鮮血液的注入,“我們這次繡制雙年展作品的繡娘平均年齡在45歲至55歲之間,她們都是坐冷板凳一針一線磨礪出幾十年功力的,雖然此次雙年展中我們看到了蘇繡發展的潛力和空間,但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這門傳統手藝的傳承者正在老去,她們的精力、狀態都在走下坡路,年輕人的新鮮血液又無法注入到其中,這個難以解決的矛盾是我現在最為擔憂和焦慮的?!币莘艺f。

        “尋找優秀的接班人和傳承人是要靠緣分的,只有源自內心的熱愛才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币莘覟榇吮硎緭鷳n。作為蘇繡的代表性傳承人,她更深知自己身上的責任與重擔,因此她活躍于全國大專院校的非遺班去做培訓,在教授學生們刺繡技法的時候,姚惠芬更是以一種開放、包容的心態鼓勵學生們保持自己本民族的特性、元素及風格,通過學習蘇繡細膩的針法,改進原本較為粗糙的技藝技法,再融匯本民族特有的藝術語言。實際上,這也是蘇繡藝術煥發生命力的又一條路徑——正如此次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展覽主題——“不息”。

      (編輯:阮佳)
      會員服務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高清免费| 高h纯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成A毛片免费|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在线 |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