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聯、中國民協2017“送歡樂下基層——走進廣西大新”慰問演出現場。韋文榮/攝
中國民協文藝志愿服務隊在大新縣城德天廣場表演舞蹈《傳承》。韋文榮/攝
革命老區大新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的下轄縣,位于中越邊境,壯、瑤、苗、水等少數民族世代聚居在這青山碧水間。1月16日晚,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聯聯合主辦的“送歡樂下基層——走進廣西大新”慰問演出,在歡歌笑語中進行。雖然時值隆冬,微雨濕冷,但不少人依然拖男挈女,聞訊趕來。
本次慰問演出隊伍由國內著名藝術家和廣西本地演員組成,共表演了音樂、曲藝、舞蹈、戲劇等文藝門類的16個精彩節目,名家經典與廣西少數民族特色節目相得益彰,節目的內容均來源于演員深扎基層的采風創作。表演藝術家董翠娜、劉蕾、范曉霞分別以京劇《狀元媒》、中國鼓樂《鼓韻》和女聲獨唱《快樂的節日》贏得了觀眾的喝彩。來自大草原的蒙古族追風駿馬組合引吭高歌《鴻雁》《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流露出對家鄉的熱愛和眷念。曲藝表演藝術家宋德全、王玉的相聲《歡歌笑語》,劉全利、劉全和兩兄弟表演的啞劇《兄弟拍電影》,均取材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生活故事,與現場觀眾詼諧互動,氣氛熱烈。
中國民協和廣西文聯一行向大新縣貧困戶代表贈送春節民俗禮品。韋文榮/攝
秦永超表演山東快書《武松打虎》。韋文榮/攝
由大新文藝志愿者樂隊表演的《美麗大新等你來》、舞蹈《唄濃情深》,以及廣西本土演員梁兆江演唱的《壯家情歌》,都是在廣西民協的指導下挖掘壯族原生態民間文化采風創作的。喜劇小品《挖窮根》則通過韋佩、嚴琴、梁兆江三人的出色表演,再現了廣西文聯干部下鄉扶貧的真實情境。據悉,劇情中提及的食用菌產銷及竹編工藝培訓等扶貧項目,就是取材自本色出演該節目的廣西民協秘書長嚴琴在其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時的親身工作經歷。
現場觀眾對這次慰問演出的節目贊不絕口,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對蔣團員表演的《魔術地帶》、秦永超表演的山東快書《武松打虎》和中國民協文藝志愿服務隊表演的舞蹈《傳承》,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現年48歲的政連,是大新縣五山鄉三和村的村民,看節目樂得合不攏嘴。跟隨父母前來觀看演出的一年級小朋友許方,家住大新縣城,因喜歡舞蹈和魔術,特意跑來,獨自蹲在臺前看得聚精會神。
中國民協和廣西文聯一行到大新縣五山鄉慰問社區和敬老院。伊紅梅/攝
活動期間,中國民協和廣西文聯一行兵分兩路,還分別到大新縣五山鄉和下雷鎮,慰問社區、敬老院,向貧困戶代表贈送春節民俗禮品,并分別在五山鄉和下雷鎮廣場上舉行小型慰問演出,表達了文藝工作者對老區人民的深情厚誼。
廣西大新縣五山鄉群眾在觀看慰問演出。伊紅梅/攝
劉蕾在大新縣城德天廣場表演中華鼓樂《鼓韻》。韋文榮/攝
宋德全、王玉表演相聲。韋文榮/攝
韋佩、嚴琴、梁兆江表演喜劇小品《挖窮根》。韋文榮/攝
在廣西大新縣下雷鎮,蔣團員表演《魔術地帶》。韋文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