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動態新聞

      2016中國民間文藝:不忘初心 相守相望

      時間:2016年12月30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張志勇
      0

      布上青花——南通藍印花布展現場

      中國民協舉辦全國舞龍展演活動獻禮建黨95周年

        民間文藝活動是人民群眾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樣式,這一屬性決定了民間文藝工作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用傳統節日涵養民族精神,民間文化進校園,振興民間手工藝,傳統村落保護,民間文藝之鄉建設……常設性的活動在今年得到繼續開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民間文藝作為中華文化的根脈已經是社會共識,但如何進一步激發民間文藝的生命力,使其落地生根、與時俱進,還有待進一步探索。任重道遠,唯有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守望民間

        2016年1月14日,中國民協名譽主席賈芝去世,享年103歲。他和他們那一代民間文藝創業者給后人留下了民間文化的一個組織系統、一支雄勁隊伍、一門新生學科。今年3月,民間文藝界的“老將”劉錫誠完成的《二十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再版,全書共計110萬字,對100年間出現的各個流派、重大問題、代表人物、重要著作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梳理和評述。今年10月,民俗學的中堅力量林繼富主編的《中國民間游戲總匯》在京首發,填補了國內出版史的空白。在今年的各個傳統節日期間舉辦“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民間文藝工作者根據群眾需要和民間文藝特點組織策劃主題鮮明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在孝感、仙居、南陽、上虞等地舉辦孝德文化專場活動,結合建黨95周年和長征勝利80周年舉辦舞龍、刺繡、玉雕展賽,發揮了民間文藝的“親民”優勢。無論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是傳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時代精神,都離不開民間文藝,它涉及人類普遍的日常生活、借助最簡單的物質材料、采用最共同的樸素手法、表達最基本的理想和情感,因而最能夠直接為各民族和各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所理解、所接受。

        薪火相傳

        6月13日至14日,中國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召開,選舉產生新一屆主席團。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旗手馮驥才卸任中國民協主席,將接力棒交給潘魯生,后者表示要“見賢思齊,薪火相傳”。這也是民間文藝發展的一個關鍵詞。由馮驥才倡導發起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這一年也在繼續取得新的成果。《中國唐卡文化檔案》于年初推出了第一卷《昌都卷》,《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據庫總目》的示范卷“河北卷”于年中發布。作為搶救工程的延續,新一屆主席團提出了近期重點開啟的工作,一是在“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的基礎上,啟動《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大型出版工程,計劃在建黨一百周年時推出初步成果;二是在國家“十三五”規劃倡導振興傳統工藝的背景下,編纂出版《中國民間工藝集成》,為“傳統工藝振興”夯實基礎;三是建立數字化多媒體平臺,推出中國民協認定的“民間國寶”系列活動,對民間文藝代表,既起到保護立檔的作用,又起到挖掘發現、鼓勵發展的作用。

        何去何從

        何去何從,是今年11月在河北保定舉行的中國傳統村落國際高峰論壇的主題,也反映了會議策劃者的心聲。就在論壇舉辦一周前,住建部公示了第四批傳統村落名錄。馮驥才出席論壇,指出目前的傳統村落保護正面臨新的困境,并提出已經建立名錄的傳統村落正趨向“十大雷同”,引起廣泛熱議,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全社會都在感嘆故鄉回不去時,中國民協組織起一批有識之士為留住我們的鄉愁鼓與呼,啟動傳統村落立檔調查項目。廣大民間文藝工作者拿起筆和本,背起相機,調查和記錄我們美好的傳統家園,編制大型圖文檔案《中國傳統村落圖典》。但這只是萬里長征剛剛走完第一步。“何去何從”的迷茫自然而然地產生:村落的本質是生產生活空間,怎么留得住人,如何活態發展,將是更加艱巨的任務。社會變遷不可逆轉,古村、古街、古鎮千百年來所形成的環境,能否承載新的科技成果和衛生健康標準?如何讓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生活相適應?需要的是政策引導和社會各界的合力,考驗的是現代人的智慧。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意味著精益求精,嚴謹,一絲不茍,耐心,專注,堅持,專業,敬業,淡泊名利。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說“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會包括工藝美術領域引起強烈的共鳴。從近年的經驗來看,創意設計者從傳統手工藝汲取靈感已經屢見不鮮,這是對傳統最為敏感的一個群體。在今年,以匠人、工匠、匠心等為關鍵詞的自媒體、商業形態大量涌現,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也將首個互聯網產業示范點落戶東家APP。工匠精神能引起共鳴之處,在于它既是一種從業的態度,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種科學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前不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一件非常有啟發性的事情。這種嚴密又科學地把自然、社會與經濟生活密切結合起來的體系,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成果,也是我們今天從事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作應該追求的目標:以周密的科學思想、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專業的工匠精神,去實現文化遺產的賡續流傳。

      (編輯:陳寧)
      會員服務
      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日韩AV高清无码|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