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壯麗 書寫和諧 蘇士澍
作品出自中國書協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
2016年,文藝界掀起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書法家們深入生活、深入傳統、戒除浮躁,用自己的創作展現了藝術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面貌,展現了當代書壇正大、開闊的氣象,體現出書法家的自覺性和自律性。2016年底,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更是對全國書壇加強了指引、增加了鼓舞。在這一年里,有關單位舉辦了重要展覽、展示,體現了當下書壇在創作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在推出新人、展示新人方面,有了新的舉措;在中小學教育方面,文聯、書協等單位推出了多項活動;博物館系統積極開展保護、研究、展示工作,對古代、近現代書作進行了展示;在書法向域外的推廣、展示方面,2016年也是非常活躍的一年。
>>文化自信,再推創作精品
2016年是書法家走進基層異常活躍的一年。自2016年年初,中國文聯、中國書協就組織了多次“送歡樂下基層”“書法走進基層”“扶貧到基層”等專題活動,組織在創作方面有一定成就和影響力的書法家深入生活、到人民中去,引發了社會的好評,也提升了書法家的情操。
圍繞書法創作,中國書協、各省市書協、各行業書協、各大美術館都組織了多樣的展覽。如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翰墨傳承——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邀請展”,即是對全國范圍內有一定影響力的50余位青年書法家力作的展示;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中國書協聯合舉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全軍書法作品展”,展示了不同崗位、不同軍種的各級將領以及天南海北、邊防哨所的基層官兵的書法風采;由中國石油書協主辦的“全國石油職工書法篆刻展”則全面展示了石油職工的書法、篆刻藝術;由中國美術館、江蘇省文化廳主辦的“金陵風骨·其命惟新——江蘇省國畫院60年·中國畫書法作品展”則展出了江蘇省國畫院所有已故書畫家、所有離退休書畫家、所有在職書畫家、部分曾在畫院工作過的書畫家112人的532件作品,規模大、層次高、影響廣,全面展示了新金陵畫派暨畫院60年輝煌歷史成就以及豐碩創作成果,展現江蘇文化強省的實力;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書協主辦的“京華墨韻──第十八屆北京書法篆刻精品展”則體現了生活在北京的書家的創作面貌。此外,書法家的個人展覽更是精彩紛呈,“追夢之旅——張海書法展”“含弘光大——章祖安書法展”“藝圃寸耕——王鏞書畫印回鄉展”“養吾浩然之氣——徐利明書畫篆刻第三回晉京展”“管峻書畫精品展”都展示出作者在創作方面的孜孜探索和戛戛獨造。
>>聚焦時代,發掘推介新人
文藝的繁榮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忽略延續性。在展示當下創作高度的同時,2016年的書壇,也非常重視發掘新人、培養新人、推出新人。4月20日至5月20日,中國文聯面向全國活躍在創作一線的文藝工作者推出了征集2016年“中國精神·中國夢”主題文藝創作工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和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項目;11月中旬,由中國書協主辦,遼寧省書協、中共大連市委宣傳部承辦的第八屆中國書壇新人新作展評審圓滿結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活動共收到來稿35593件,經過嚴格評審,共有358件作品進入終評面試,最終評出入展作品312件。在評審的面試部分,還增加了對書法文化的考查,這種評審的機制也會對此后的展覽產生一定影響。11月,第三屆“魏碑圣地·全國(在校大、中學生)書法、魏碑論文大賽”征稿開始,該活動直接面向在校生,可以看作是對新人展的接續。此外,一些省市書協也紛紛開展了此類“新人展”,比如江蘇省第十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大美五緣·全國青年書法爭霸賽”等,這些展覽都為書壇新人中的佼佼者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客觀上促進了新人新作的培養和發掘。
>>放眼未來,扎實推進教育
積極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可以使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下牢固的根,培養青少年對于美的認知和判斷,以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去年,教育部、中國書協曾聯手在全國培訓書法教師、教研員一千余名,受到各地學校歡迎,為全國全面實施書法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6年,由教育部與中國文聯聯合啟動實施的“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第二期在京啟動。活動針對北京、南昌、深圳、遂寧、蘭州5大片區1500名書法教師開展培訓,在為期五天的培訓中,培訓內容包括對《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解讀、中小學書法教育與傳承中華優秀書法文化講座、書法教研活動經驗交流等,針對各書體碑帖選擇、筆法章法解析、臨習方法、臨創轉換等問題進行探索,引導學生欣賞書法作品提高審美情趣。
同時,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的帶動下,各省、市級書協以及部分優秀的書法家個人紛紛開展了書法進校園活動,彌補了中小學書法教師配備不齊全或不專業的問題。通過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和交流,喚起了中小學對書法教學的重視,也提高了書法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指導能力。此外,民間書法教學機構較往年也有顯著增多,這些教學機構大多吸引了專業的教學人員,對學生課堂之外的學習,也有較好補充,共同推動了青少年書法教育的發展。
>>盤活館藏,喚醒沉睡書作
文物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蘊含著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保護文物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同時,盤活文物、做好研究、整理、展示工作,會更好地發揮它們的效用。習近平總書記曾反復強調,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2016年,也是博物館系統非常活躍的一年。一方面,博物館對各自館藏書法(書畫)作了統計、整理、研究甚至修復;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博物館還對各自館藏作了有序列的展覽規劃,甚至博物館之間、博物館與美術館或者相關機構形成了互相借展、互相支持的合作關系。例如故宮博物院主辦的“新理異態——明末清初五家書畫展”“故宮藏歷代書畫展”,上海博物館主辦的“孫煜峰家族捐贈上海博物館弘一齋書畫精品展”等,體現了各自的館藏;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主辦的“食金石力 養草木心——吳昌碩藝術大展”,北京畫院、山西博物院主辦的“我來添爾一峰青——傅山書畫精品展”,中國美術館主辦的“此中有真趣——紀念陳半丁誕辰140周年藝術展”,“中國畫走向現代的先行者——陳師曾誕辰140周年特展”。這種協作對展示、研究館藏精品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同時,圍繞展覽主題,主辦方大多還籌備了雅集、講座、網絡互動等活動,將展品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以鮮活、直觀的形式,傳諸讀者。這種整理、展示、研究、交流并重的思路,使得書法的研究者、愛好者得以體驗傳統文化的豐厚與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在2016年書壇的活動中,不容忽視。
>>架起橋梁,擴大國際影響
2016年也是中國書法對外交流、互動非常頻繁的一年。漢字書法的獨特魅力隨著我國在國際影響力上的提升而日漸為更多國際友人所了解,世界各地的華人和漢字書寫者也不斷參與到書法藝術的學習、體驗中。中國文聯、中國書協等單位都組織了國際范圍的書法展覽。比如“第十二屆國際書法交流大展”,從1988年開始,“國際書法交流大展”由各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書法團體輪值主辦,對于弘揚傳統書法文化,促進國際間書法藝術的交流與合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這次活動是中國書協繼2008年第八屆大展以來,又一次承辦的國際書法展覽盛會,共展出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書法家們的350余件書法力作,集中展現了當今國際書法創作的藝術水平和精神風貌。
再比如由中國書畫雜志社、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和馬來西亞龍華美術館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文化之旅——中國書畫藝術大馬賞展”,展出了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中國美協顧問尼瑪澤仁、王雪濤紀念館館長徐健的書畫作品70余幅。“一帶一路”文化之旅走進馬來西亞,增強了中馬兩國文化藝術界的交流與友誼,推動了中馬兩國文化藝術活動的深入交流,同時,該活動也是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精神的落實與踐行。
諸如此類的國際交流活動以書法藝術為紐帶,為促進世界和平、推動國際藝術交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