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創作出精品 建設隊伍聚人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工作五年回顧
五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文聯按照中國文聯和兵團黨委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穩定器、大熔爐、先進文化示范區作用,努力推動兵團文藝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一、抓創作
(一)建立健全文藝創作機制和制度。兵團于2015年出臺了《關于實施兵團文藝精品工程的意見》和《兵團文藝精品工程扶持資助辦法》。從2015年開始,兵團每年從財政中列支專項資金扶持文藝精品創作和文藝隊伍建設。兵團于2013年設立了“綠洲文藝獎”(省級),2014年組織了首屆“綠洲文藝獎”評選活動,評出作品獎34部,特別貢獻獎6名,突出貢獻獎7名,貢獻獎16名,榮譽獎7部。形成有利于組織創作和鼓勵出精品、出人才的政策環境和氛圍。
(二)創作出一批優秀作品。電視連續劇《化劍》,在中央電視臺及各省衛視播出后社會影響較為廣泛;紀實文學《西長城——新疆兵團一甲子》出版發行,并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作協、作家出版社在北京召開了作品研討會;歌曲《屯墾爹娘》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雜技《生命之旅》獲武漢國際雜技比賽金獎;豫劇《天山人家》獲文化部第十四屆文華獎的劇目獎;少兒舞蹈《邊境線上的小妞妞》獲第七屆“小荷風采獎”;小品《暖情》《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兵團卷)等作品在全國重要賽事中獲獎。組織創作、出版了兵團《金戈壁文學叢書》35部;編寫出版了《兵團文藝志》、兵團60年歌曲集《兵團贊歌》;創作完成了兵團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等重點作品和項目。組織完成了兵團題材的40集電視連續劇《大牧歌》的創作拍攝工作。
二、抓隊伍
(一)提高專業文藝隊伍水平。主要采用三種方式:一是選派青年文藝人才參加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和魯迅文學院等國家級藝術培訓機構培訓,組織作者參加對口援疆湖南省作協的培訓。五年間共培訓了9批59人次。二是邀請國家專業藝術院校教師和知名藝術家來兵團教學。五年間有文學、美術、書法、音樂、舞蹈等門類的20多批專家來兵團授課。三是提供專業文藝工作者展示、展演、展覽作品的平臺。組織專業文藝團體參加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有2位同志獲“群文之星”稱號;雜技《胡楊魂》獲第九屆全國雜技比賽銀獎和總政治部宣傳中心“軍營大拜年”欄目最佳表現獎;青年歌手獲央視少數民族冠軍歌手爭霸賽“冠軍歌手”稱號。
(二)培養基層文藝骨干隊伍。主要采用三種方式:一是組織一定規模的文藝培訓。兵團作協、書協、攝協、舞協、曲協分別為各師舉辦文藝骨干培訓班,五年間平均每年培訓500人左右。2015年開始實施“兵團文藝人才百千萬培訓工程”,當年培訓1700名文藝骨干,覆蓋全兵團。二是通過組織活動發現和培養基層文藝骨干。把基層“文化能人大賽”中符合入會條件的骨干吸收到各級文藝家協會中。三是發揮師、團文聯作用,培訓基層文藝骨干,帶動基層文藝活動。積極組織電視青年歌手賽,個人音樂會,個人作品展,文藝講座,書法進萬家,送文藝進團場、進社區、進連隊、進企業、進校園活動,開展藝術普及教育。
三、抓活動
(一)連續12年開展“送歡樂下基層”和文藝志愿服務活動。每年都組織文藝工作者到基層團場、連隊、車間、哨所慰問演出,為基層各族職工群眾贈送書畫、攝影作品和書籍,使廣大職工群眾享受改革開放的文化成果。“送歡樂下基層”已成為兵團各級文聯的文藝品牌。
(二)組織重大題材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展各類文藝作品征集、比賽活動。舉辦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書法作品展、兵團成立6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兵團少兒二胡大賽、兵團首屆詩歌朗誦大賽。
(三)組織文藝評論活動。召開《金戈壁文學叢書》作品研討會,中國作協領導和國內著名評論家出席,擴大了兵團文學的影響。舉辦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獲獎歌曲《屯墾爹娘》作品研討會。召開反映兵團少數民族職工群眾生活的散文集《皮恰克松地》作品研討會,并通過國家、自治區和兵團各類報刊、網站進行宣傳推介。
2012年7月,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參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
2014年2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召開四屆七次全委會
2015年2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四屆九次全委會召開
2012年9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等部門聯合舉辦兵團團歌大賽
201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文藝志愿者為紅星一場贈送攝影作品
2013年8月,《金戈壁文學叢書》作品研討會舉辦
2011年1月9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組織文藝家到阿拉山口在國門281界碑前為哨兵獻歌
2015年8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邀請中國曲藝家協會赴兵團十三師慰問采風
2011年8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深入二師25團團場開展對口扶貧工作
201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書法家在十三師團場現場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