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全國文代會以來,廣西文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精神,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中國夢、弘揚主旋律,大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繁榮文藝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2016年7月2日,紀念建黨95周年暨第七屆“廣西校園戲劇節·大學生戲劇評選”活動頒獎晚會現場
廣西原創民族音樂劇《山歌好比春江水》劇照
主題活動推向新高度
廣西文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各藝術門類的整體優勢,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有聲勢、有影響、有特色的主題文化活動。一是緊緊圍繞重要革命紀念日和重大歷史事件,組織開展系列性的紀念慶祝和創作活動。二是圍繞重大主題文藝創作活動,開展采風創作。結合“美麗南方·廣西”主題文藝創作活動,先后啟動了文學、音樂、美術、書法、攝影等門類采風創作活動。開展“重點文學創作項目扶持”,以及音樂、舞蹈、美術等重大重點項目扶持,面向全國公開選聘文藝名家和重大文藝題材招投標。三是結合“精準扶貧”中心工作,支援老少邊窮地區,組織文藝工作者下基層采風,開展扶貧幫困和文化資助工作。
2013年3月30日,“廣西美協文藝惠民走進貴港采風創作筆會”在貴港舉行
文藝惠民展現新氣象
廣西文聯充分利用門類齊全、資源豐富、人才薈萃和聯絡廣泛的特點和優勢,深入基層積極開展文化惠民活動。一是穩步推進“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通過文藝支教、輔導輪訓、結對幫扶等形式,培育發展特色民間文藝,打造基層文藝名村、名人和文藝活動品牌。改過去“送”文藝下基層為“種”文藝在村屯,給基層文藝活動注入持續發展的勃勃生機,現已命名文藝村430個、文藝戶801戶。“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已經成為廣西文聯的工作品牌,被中國文聯推廣經驗。二是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廣泛深入開展文藝惠民活動。五年來先后動員文藝志愿者10萬多人次,開展文藝惠民活動1000多場。全區各地組織開展了“5·23”“到人民中去”、紀念“12·5”國際志愿者日系列文藝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和文藝“六進”活動,為廣大人民群眾送去內容豐富的“精神食糧”。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推薦廣西文藝志愿者協會為全國“4個100”中的“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廣西當代作家叢書》60卷本,是對廣西文學創作階段性的檢閱和總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廣西最大的文學積累工程
文藝創作取得新成績
廣西文聯圍繞“出作品、出人才”中心環節,加大培養、扶持和推介本土文藝人才的力度。通過策劃各文藝門類高規格培訓班、積極申報中央和自治區“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和“精品扶持工程”等,努力建設一支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隊伍。“文學桂軍”“漓江畫派”“八桂書風”等廣西文藝品牌在全國文藝界嶄露頭角;民俗禮儀表演項目《大酬雷》《平安芭蕉龍》,民間文學作品《布洛陀史詩》分別獲得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由廣西文聯主導、薈萃全國編創人才的民族音樂劇《山歌好比春江水》、舞劇《京島人家》首演,受到各界好評;在北京舉辦“廣西后三劍客:田耳、朱山坡、光盤作品研討會”,隆重推出“廣西后三劍客”,文學桂軍新秀不斷涌現;韋蘇文、謝麟、施興良、常劍鈞等各路文藝領軍人物沖擊全國性文藝大獎屢有斬獲,年輕作者優秀作品不斷推出,廣西文藝人才隊伍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廣西師范大學在校學生演出的話劇《秋聲賦》獲得第四屆“中國校園戲劇節”最佳導演獎、優秀劇目獎、優秀組織獎3項大獎
對外交流推動新發展
廣西文聯主辦、承辦的“豐域西南——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南方五省區青年魔術新秀展演活動、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等活動不僅增加了文藝交流,還辦出了民族、地域特色。面向東盟國家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也辦得有聲有色。“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攝影東盟3國行”活動、中國廣西戲劇代表團赴孟加拉國參加第二屆達卡國際戲劇節、桂學研究會“廣西書架工程”等充分發揮文化地緣優勢,把廣西優秀文化藝術重點推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建設人文合作交流作出了貢獻。
2014年1月,廣西文聯的品牌活動歌海元宵晚會演出現場
2016年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期間,百名學生現場書法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