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動態新聞

      “求好運”:中國民間故事走向世界

      時間:2015年06月19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劉錫誠

        擺在我面前的這部《一個蘊含史詩魅力的中國民間故事》厚厚的書稿,是老友劉守華先生對一個題為“求好運”的中國民間故事(類型)30年的追尋史。書稿中收入了他本人和好幾位世界知名學者同行就這個故事(類型)所撰寫的研究闡釋文章以及在中國各地區各民族口頭流傳的故事記錄文本。作為對這一民間故事(類型)的采輯與研究,本書第一次以全文的形式,向世界廣大讀者、尤其是向對中國民間文學及其研究成果一向比較隔膜或忽視的西方世界展示了20世紀在中國多個民族亦即在漢語地區口頭流傳的73篇同一母題的民間故事,標志著中國民間故事走向世界邁出了重要的堅實的一步。

        這個來自社會底層民眾近現代口頭傳誦的、被學界稱為幻想故事或童話的民間故事,所以能使作者在如此漫長的人生經歷與學術探求中魂牽夢繞、難以忘懷,我想,不外乎有兩個方面原因:其一,一個民間故事在我國許多省區和民族中口頭流傳了兩千多年,經歷過多次社會動蕩和制度轉型而迄今傳習不息,其生命活力及其蘊含的文化密碼,足以激發起那些以研究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為己任的學者終生不離不棄和孜孜以求的問學情懷。回想20世紀20年代前輩學人顧頡剛先生輯集和研究孟姜女故事,早期就曾積累了25個省區和地方的孟姜女故事的記錄文本,窮幾十年的精力而到老不輟,但最終他還是沒有能夠實現年輕時就立下的編纂一部完善的孟姜女故事文集的夙愿。而今,守華已經搜集和積累了來自中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漢、滿、藏、回、土、撒拉、維吾爾、朝鮮、苗、壯、傣、黎、彝、白、畬、傈僳、布依、毛南、土家、仡佬等)的“求好運”故事記錄文本(異文)210篇,為這個構成了“世界性故事圈”的故事和國際學界興趣所在的這個研究焦點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二,中國版的“求好運”故事(類型),雖然也帶有某些宗教(佛、道)的因素或印跡,但就其內容指向和基本格調而言,卻顯示著強烈的世俗性和入世性,顯示出地位低微的故事主人公窮小子不向強勢低頭,與消極避世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世界觀無緣,踐行和張揚了中華民族的“先人后己、助人為樂”的道德觀念,“表現了主人公積極進取,奮力向命運抗爭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我們民族所以生生不息并不斷走向繁榮富強的源泉。

        編著者以全球學術的視野和寬容并存的治學風格選取了在這個故事(類型)研究上不同理念、不同方法的學者的研究成果,給讀者提供了了解各位不同背景、不同理念和不同方法的學者是怎樣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共同推進了這個故事(類型)的研究和破解的。關于這一點,我們從日本青年學人橋本嘉那子的《“問題之旅”相關先行研究和今后的課題——以阿爾奈“有錢人和他的女婿”為中心》這篇述評中多少看到了一些信息。作為中國學者的劉守華的“求好運”故事研究,從1979年起30年來先后發表的七篇論文,在方法上可能各有側重,但細讀起來,則可以看出,每走一步都有新意,而不是同義反復的。從總體上說,他既接受了、延續和發展了外國先行學者在“類型”研究上的某些理念和方法(譬如把中國的“求好運”故事細分為“問活佛型”、“找聘禮型”和“幸運兒型”三個亞型),又顯示了中國民間文藝學和作者個人的學術獨特性——詩學評價和價值判斷。他發現了并著重評價了“求好運”故事主人公的“西天問佛”(問三不問四)行為和最終結局(窮小子愿望的實現)的正義性、合理性和社會進步性。“中國近現代流行的‘求好運’故事的突出特征是表現了主人公積極進取,奮力向命運抗爭的精神。故事的主人公均為處于社會最底層的窮苦小伙子,他們屢代受窮……不論故事情節是問事還是以尋寶為中心線索,其終極意愿莫不是為了尋求幸福,改變自己貧困不幸的命運。這種強烈意愿,洋溢在故事敘說中。所以我在多年研究中認定,以‘求好運’作為它的類型名稱最為恰切。”“存活于中國各族民眾口頭心間的‘求好運’故事,作為幻想故事或民間童話故事,在樸野單純的敘說中,蘊含著富有象征性的豐厚文化意蘊,達到詩意與哲理的巧妙融合。將口述材料記錄寫定的那些單篇文本一篇一篇來讀,所得印象也許平淡無奇,可是把它作為覆蓋中國大地由各個兄弟民族眾口傳誦、有著幾百篇異文和多種載體的敘事作品聯結成為整體來看,再聯系中國大地涌動的民工潮來體味它的深厚文化意蘊,它的史詩魅力與價值就更為彰顯,值得我們作為中國民間文學難能可貴的精美之作來看待了。”他為這本著作選定了《一個蘊含史詩魅力的中國民間故事》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標題,不是體現了他心中的詩學情結嗎?價值判斷和詩學評價,在劉守華的民間文學、特別是民間故事研究中,是一個固有的學術個性和持久不變的特點,這一點我曾在為他的自選集《民間故事的藝術世界》寫的序言中有所觸及,而這一特色在“求好運”故事的論說中尤為突出(如上所引),這恰恰又是西方學者們的“類型”建構和剖析中所缺乏的。

        圍繞著一個知名的民間故事或歌謠的研究與文本匯集而編纂的著作,在“五四”時代我國民間文藝學界曾經有過探索,如董作賓的《看見她》、羅香林的《粵東之風》等,《一個蘊含史詩魅力的中國民間故事》延續了當年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開創的這個好的傳統,但就其規模和深度而言,無疑已經大大超越了我們的先賢們。

      (編輯:曉婧)
      會員服務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刺激无码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高清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最新版天堂资源中文网|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