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彩冰雪、熱盼冬奧”——
訪中國民協顧問、河北民協主席鄭一民
鄭一民在第五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新聞發布會上
日前,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玲瓏塔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剪彩冰雪、熱盼冬奧”全國剪紙藝術精品征集活動新聞發布會上,本刊記者就如何利用剪紙藝術為申辦冬奧會助力對中國民協顧問、河北省民協主席鄭一民進行了專訪。
記者:蔚縣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剪紙藝術之鄉。為什么說第五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是一次藝術交流的盛會,也是一次為申辦奧運助力加油的盛會?
鄭一民:蔚縣剪紙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蔚縣剪紙又叫窗花,是全國唯一一種以陰刻為主的點彩剪紙藝術,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2009年10月,蔚縣剪紙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近年來,蔚縣用文化的獨特滲透力、穿透力和影響力,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深刻發掘蔚縣剪紙的文化內涵和市場價值,將保護、傳承和發展剪紙文化產業結合起來,以節為媒,推動發展,做大做強。自2010年起,在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河北省及張家口市領導的大力幫助支持下,蔚縣已成功舉辦了四屆中國剪紙藝術節,為推動蔚縣剪紙產業規模發展、集群發展搭建了平臺。目前,蔚縣全縣有剪紙專業戶1100戶,從業人員達3.8萬余人,年產剪紙作品600多萬套,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突破4億元。2010年起,蔚縣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打響了“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的品牌。
在國家申辦冬奧會過程中,崇禮滑雪和蔚縣剪紙與北京天壇、奧運五環等一道,作為京張聯合申奧宣傳品的重要圖案和文化元素,共同助力申辦2022年冬奧會。奧運會需要豐富的文化符號和元素,蔚縣剪紙是張家口乃至中國和東方文化的代表和城市形象的代表,蔚縣將利用好這次冬奧會的良機推動民俗文化產業的建設。這就是我們以“剪彩冰雪,熱盼冬奧”為主題舉辦第五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全國剪紙藝術精品征集活動的初衷。通過舉辦這次藝術節,不僅可以展現京張人民對奧運的熱情,同時也是文化的盛典。
記者:為推動剪紙藝術創新,提高品牌效應,在本屆征集活動中,主辦方為剪紙藝人、剪紙藝術家、剪紙愛好者在創作方面提供了哪些條件?
鄭一民:本屆剪紙藝術節將以剪紙藝人為主體,增加剪紙藝術家參會人數,增強游客和公眾的參與度,讓他們廣泛參與,閃亮登場,真正成為藝術節的主人,將藝術節辦成剪紙藝人自己的節日。通過組織蔚縣剪紙藝人到北京奧促會學習參觀,讓他們開闊眼界,為創作精品積累素材,同時也為剪紙藝人搭建大展示、大比拼、大銷售的平臺。在前兩屆“王老賞杯”評獎的基礎上,藝術節推出“王老賞剪紙藝術獎”,以此推動全國各地剪紙藝術的創新與交流,全面展示中華民族剪紙藝術的魅力。
記者:此次活動以“剪彩冰雪,熱盼冬奧”為主題,對征集范圍、征集方向以及評獎時間有什么要求?
鄭一民:剪紙藝術是世界民間文化寶庫中的奇葩,體育運動蘊含著生命之美,讓奧運項目在刻刀下與剪紙藝術完美結合,既綻放出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又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濃郁的鄉土氣息、醇厚的民族風情,釋放出奧運精神的勃勃生機和無窮魅力,以此弘揚奧運精神,表達我國各族人民期盼冬奧的心聲。
從8月20日開始至11月30日,本屆藝術節組委會將面向全國和全世界的剪紙藝術家與愛好者征集作品。作品要求手工制作(剪刀剪刻或刀刻),材料為紙張、金銀箔等片狀材料,題材包括歷屆冬奧會形象、冬奧會競技項目、冬奧會會徽標志、冬奧會火炬、冬奧會場館、冬奧會祝福與吉祥物等十大系列。12月中下旬,將由中國民協、河北省文聯組織專家評審組進行評獎,經過展覽與官網公示后,獲獎者及其作品將獲得“王老賞剪紙藝術獎”。作為第五屆中國剪紙藝術節的重點內容,頒獎典禮將于明年2月在蔚縣舉行。獲獎作品將分別在北京(奧運村)、張家口、延慶、崇禮等地進行巡展。
相關鏈接:中國民協顧問趙書建議把“冰蹴球”項目納入冬奧會
“冰蹴球”是在冰上進行“蹴球”比賽的一項體育活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中國民協顧問、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趙書建議將“冰蹴球”發展為正式冰上體育項目,申請納入冬季奧運會比賽項目,使全世界人民共享中華民族悠久體育文化的成果。
趙書認為,“冰蹴球”成為冬奧會比賽項目的有利條件有:
第一,有悠久歷史。“冰蹴球”是從“踢石球”發展而來,“踢石球”是古人類祈雨的一種儀式。從西安半坡出土的文物可以證明。
第二,“踢石球”為“蹴鞠二十五法”之一,其規則據傳為黃帝所作,在《北京民間風俗百圖》一書有圖畫記載。
第三,清代在努爾哈赤當政時每年在冰雪地上要舉行“踢行頭”比賽,民間是在冰上“踢冰核兒”取樂,其規則與“踢石球”相同,只不過是用不規則的方冰塊代替了石球。
第四,“踢石球”己于1999年經體育總局和國家民委審查批準,定名為“蹴球”并列為全國民族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有完整的比賽規則,已在20多個省市推開。湖北省將其列為省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受到廣大群眾歡迎。
第五,把陸地上的“蹴球”發展為“冰蹴球”一有歷史先例,二有完整規則,三有廣大群眾基礎。
現在北京市正舉辦第九屆“民族運動會”,趙書希望有關單位派人實地到賽場考察,親身體驗一下這項民族體育項目的文化魅力和人民群眾對它熱愛的程度,為把中華文明不失時機地推向世界作出我們這一代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