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電視臺、中國音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唱響中國——群眾最喜愛的新創作歌曲征集評選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36首入圍決賽作品于3月18日至25日在“唱響中國”官方網站和《光明日報》上公示后,現已進入到最后的推廣階段。
按照“唱響中國”組委會的工作計劃,大賽辦公室積極協調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絡、手機等各類媒體,進行大規模、高密度、立體化的集中宣傳推廣,宣傳方式涵蓋新聞報道、訪談、演唱會、集結出書、座談會等。
電視媒體:中央電視臺及各省、市上星頻道制作并循環播出“唱響中國”大賽宣傳片,且于4月10日開始播出36首歌曲現場演唱版。其中,中央電視臺“天天把歌唱”、“激情廣場”、“文化正午”、“文化視點”等名牌欄目紛紛將節目重心放在“唱響中國”大賽上,力求通過展演、訪談和專題等多種形式加大對36首歌曲的宣傳力度,并通過挖掘歌曲的臺前幕后故事,使群眾進一步理解作品,積極地為自己喜歡的歌曲投票。
廣播媒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及各省市綜藝(音樂)頻率,從3月28日開始播出“唱響中國”大賽宣傳片,4月10日—5月10日期間循環播出決賽入圍的36首歌曲。特別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中國之聲”、“音樂之聲”、“都市之聲”、“文藝之聲”四大頻率,通過各種類型節目的分工、整合,對“唱響中國”做了高密度、立體化的宣傳、推廣。
平面媒體:“唱響中國”四家主辦單位分別在各自系統內的平面媒體刊登、發表36首決賽入圍作品和作者專訪、專題報道等等。其中,中國音協《歌曲》月刊于2011年度第4、5期,刊登了36首歌曲的歌譜,并對作品的分批次刊登情況做了詳細的介紹和說明。《中國藝術報·中國音樂》專刊也對“唱響中國”活動的進展情況做了詳盡的跟蹤報道。中國音協還通過對全國各省市音協及團體會員單位的工作部署,在各省市音協相關音樂刊物及網站上刊登、宣傳36首歌曲。此外,《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中國電視報》等也對“唱響中國”大賽做了專題報道。
網絡媒體:中國網絡電視臺專門開設了“唱響中國”官方網站(http://ent.cntv.cn/program/changxiangzhongguo/01/index.shtml),提供大賽相關資訊、圖片等信息,并設置入圍決賽歌曲的試聽、投票、論壇、群眾評委報名等渠道,使網友能夠方便、快捷地參與本次大賽。中國音協官方網站、中國廣播網、人民網、新華網、文明網、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土豆網、開心網、一聽音樂網等網站也同步嵌套或者鏈接了大賽官網。
中國藝術研究院將于4月下旬組織我國著名詞曲作者和音樂理論工作者,舉辦一次“‘唱響中國’歌曲新作研討會”,會議內容除了對此次征歌活動的重要意義和評歌活動的主要特點進行討論外,著重對36首入圍歌曲思想性、藝術性、群眾性和審美價值等進行分析和評價。部分音樂理論家和詞曲作家撰寫與大賽和入選作品有關的一批評論文章將于5月初開始在中央各大媒體和相關學術理論刊物中陸續發表。
在中國音協、中央電視臺的倡導、協調下,在各地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從4月下旬開始,山東、深圳等地將陸續舉辦“唱響中國”大型演唱會。這一系列活動將組織有影響力的演員和當地群眾共同唱響36首歌曲,積極營造建黨90周年的熱烈氛圍,并安排在當地電視臺上星頻道播出。
根據“唱響中國”章程的要求,最終獲獎的10首歌曲將由專家評委和群眾投票共同評出。大賽辦公室于4月15日從中國網絡電視臺設立的網絡數據庫挑選了310名群眾評委,將36首歌曲的光盤寄給他們進行評選。群眾評選結果在5月5日之前寄回組委會辦公室,會同30名專家評委的評選結果,最終選出10首獲獎歌曲,并于2011年5月31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盛大的頒獎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