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16屆亞運會圣火將在廣州點燃,目前各項工作已經進入沖刺階段。陳維亞、譚盾等一批藝術家也積極參與其中。與陳維亞擔任亞運會開幕式總導演不同,譚盾的工作藝術性更純粹,他于11月7日參加了廣東亞洲音樂節并指揮自己的作品《愛情三次方》,為廣州亞運會助興。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譚盾向記者說起了他最近的工作安排。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廣東亞洲音樂節的演出。素來喜好以另類方式創作的譚盾,在此次廣州亞運會開幕前的演出再次令人驚艷。譚盾將自己的關注點聚焦在“愛情”這個人類恒久卻表達方式各異的主題上。據譚盾介紹,《愛情三次方》分3個樂章,將嘻哈、搖滾融入古典樂以體現年輕人的時尚之戀,用深沉而略帶憂郁的第二樂章表現中年之情,以成熟、博大的音樂詮釋暮年之愛,用3個不同人生階段詮釋他對愛情這個主題的獨特理解。
之后譚盾將參加由亞太地區交響樂團聯盟、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等聯合主辦,將于11月1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大會議廳舉行的“學術影響”項目啟動儀式音樂會。據了解,聯合國“學術影響”是聯合國新聞部設立的一個新項目,同時也是聯合國與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一個協作網絡,旨在加強聯合國與國際學術界的溝通,共同解決人類在人權、教育、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熱點問題。而本次項目啟動儀式音樂會的主旨,就是用音樂傳遞全球關注的環保理念。譚盾說:“從演出曲目看,無論是表現河流還是花鳥,我們都希望用音樂傳遞出心靈環保的概念。”在譚盾眼中,環保不是喊口號,而是用藝術的方式,以藝術思潮的形式引導全世界的人民關注內心的凈化。“很自豪的是,這個想法的實現是由中國人組織世界的音樂家,在中國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指導下,于世界舞臺上完成的。這是我們用自己的文化理念參與傳播全球環保理念的一個創舉。”譚盾還介紹說,自己將在音樂會上指揮并演出代表作《水樂》。這場以“天籟”命名的音樂會,由來自美國、法國、英國等10余個國家的60多名樂手參演,預計將演出《沃爾塔瓦河》《梅花三弄》《春之聲》《茉莉花》等中外名曲,作為“天籟”理念的核心闡釋者,被稱為“呈現心靈深處一面鏡子”的《水樂》無疑是音樂會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譚盾一直在不斷踐行著自己的音樂理念。在上海朱家角古鎮,他用名為“水樂堂天頂上的一滴水”的音樂會實現著自己建筑音樂的想法。在國家大劇院,他用12只從北京天壇找來的小鳥跟交響樂團一起演出,《鳥樂與音樂大自然》音樂會將自然之音化作創作的血脈。經過《陶土樂》《水樂》《紙樂》《鳥樂》等一系列將來自大自然的靈感融入音樂實驗創作后,譚盾表示,要將自然之音進行到底,關于風樂的創作已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