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話劇演員,近年來李鴻先后參加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如在電影《赤壁》中扮演甘夫人,在電視劇《花田喜事》中飾丹子夫人,在《俠骨丹心》中飾谷中蓮,在《秦可卿之謎》中飾王夫人,在《追鬼》中飾米娜。李鴻的表演真摯感人,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初見李鴻,她綠色的連衣裙外罩著黑色毛衫,簡潔大方,透著成熟和風韻。“吃塊木瓜吧,我最愛吃了!”李鴻微笑著對我說。談話就在這樣輕松的氛圍里展開了。“我午餐吃得很簡單,盡量清淡舒適就好。”幾句話透出了她的生活品位,追求品質,但是反對浮華,就跟她的外表給人的印象一樣,一種簡單恬靜的美感。
我們的話題首先從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地道英雄》開始。在劇中,李鴻扮演酒坊老板娘周大嫂,李鴻說:“我是這部戲的制作人之一,又擔任演員,壓力還蠻大的。導演一開始覺得我現實生活中的氣質與農村婦女形象不符,怕我演不好這個角色。可是我覺得,能夠全面貼近角色是一個好演員必備的素質,我一定能做到。”
畫完妝以后,劇組全體工作人員都很認可,眼前已不是那個原來的李鴻,分明就是劇中的酒坊老板娘周大嫂。可是李鴻還嫌不夠土,完全不怕顛覆形象。每天畫完妝回到房間,李鴻都要穿著周大嫂的衣服找感覺,第二天去現場前都要提前換上周大嫂的衣服再出發。她這樣認真地強迫自己與周大嫂合二為一。李鴻說:“我將這個角色當成對我的考驗,一個演員是否能形似固然重要,但思想和靈魂貼切,才是最重要的。”果然,戲拍完,大家對她的表演給予了很高評價——“不僅到位,而且精彩”。
當筆者問到李鴻對周大嫂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時,她說:“周大嫂是個具有大境界和大智慧的女人,她處事靈活,深明大義,能周旋在日本人和游擊隊之間。周大嫂就算放到現在,也是個非常優秀的女人。她的能力和膽識在我之上,可是她的樂觀和堅強和我挺像的。”
李鴻談到《赤壁》,感慨萬千:“吳宇森導演的風格和氣度,影響著整個劇組,導演對演員充分地信任和尊重,所以每個人都很謙遜,很努力。我的戲雖然不多,可是光造型就從中午1點做到晚上8點。”李鴻的頭發是為了拍《赤壁》拉直的,自那以后她沒有再燙過發,算是作為對那一段經歷的懷念。
李鴻的敬業是出了名的,拍《赤壁》的時候她就被馬撞昏,拍《地道英雄》她更是一絲不茍。對于“如何處理一個女人的事業和家庭”這樣的問題。李鴻說:“過去我一直以為可以事業和家庭兩不誤,可是現在我意識到事業的成功更重要,我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拍戲上。”文藝圈中,許多演員放棄結婚生子,一心為了事業,可是竭盡全力爭取,也不見得大紅大紫。李鴻對此有自己的見解:“我不在乎名利,可是我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塑造更多好的人物形象,這樣才對得起一直信任、鼓勵和肯定我的朋友們。”
對于未來的展望,李鴻恬淡地微笑,眼神炯炯發亮:“我覺得這些年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后,我忽然變得成熟了。很想沉下心來好好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對于一個演員來說,演出的角色被人喜歡和認可是最開心的事。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塑造更多好的人物形象,把自己的天賦和素質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也算是為文藝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
李鴻坦言現在的自己與理想中的相差較遠:“這大概源于我的不善表達,其實被了解是最幸福的,我希望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認可,那樣生活才會更美,生命才會更加充實。”
李鴻對所飾演的一些人物形象常進行分析。“我在《花田喜事》里面演丹子夫人,她是個反一號,是個城府很深的所謂的壞女人。我從她身上反思很多。”和其他女演員不同,李鴻最大的特點就是低調、律己,她平常很少上網,也不愛參與娛樂活動,更不浮華地自我包裝。她的形象和氣質最貼近《赤壁》中的甘夫人,符合中國古典的審美標準。甘夫人死于戰亂,沒有留下風流和美艷,卻留下了千古佳話。正如她所說的:“真正的美不是瞬間的光彩奪目,是靜水深流,我所追求的,就是質樸和真摯,這樣的美才是經得起打磨的。”
李鴻還講起一件事:“有一年冬天,我借了一個環衛工人的掃帚準備掃掉車頂的雪,我掃的時候,那個人一直站在風雪里等著我。后來我每次見到他都要跟他打招呼,因為他幫助過我,這是人和人之間的互相尊重,我會永遠銘記生活中的點滴感動。”
雖然是一件小事,寥寥數語,可是筆者開始理解她的信仰和堅持。李鴻的媽媽是個智慧和豁達的人,李鴻從她的身上學到了很多,關于感激,關于至善。
整個采訪的過程中,李鴻有時緊張地用手搓著雙腿,說得興奮時面色微微泛紅,她簡單真誠,不加修飾,沒有艷麗的修飾卻讓人見之忘俗,不加言語的表達卻別有心靈的堅守。
在演藝圈里,論知名度和出鏡率李鴻或許是平凡的一個,可是她的個性和能力卻又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作為話劇演員,她參加了總政話劇團排演的話劇《老兵駱駝》《桃花謠》的演出。她還不斷學習,在北大藝術學院學習研究生課程。對她來說多年演藝生涯的體驗是她最寶貴的財富,她的生活閱歷賦予了她對于人世間更多細致的體驗和洞察,而她扮演的人物也正因這份內涵而讓觀眾共鳴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