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蹈家協會與河北大學“就業指導與培訓基地”合作共建協議簽約儀式日前在京舉行,雙方正式簽署了為期5年的共建協議。
為了幫助舞蹈專業方向的學生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結合當前對社會舞蹈教育師資的迫切需求,中國舞協社教委與河北大學合作建立第一家“就業指導與培訓基地”,力圖通過對專業舞蹈和社會舞蹈的內容、形式等方面的探索與研究,尋找結合點,再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培訓,使專業舞蹈學生同時具有社會舞蹈元素,使社會舞蹈又具有較高的舞蹈專業藝術表現力,從而達到既提高學生就業率,又能滿足群眾對舞蹈文化生活需求的目的。
“就業指導與培訓基地”旨在幫助大學生就業與自主創業。大學期間,使學生學習和掌握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強的教學內容,擴展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能力,從而快速適應工作需要,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與此同時,中國舞協社教委給予優秀畢業生就業支持,通過中國舞蹈家協會官方網站等多種渠道,搭建畢業生與中國舞蹈家協會“教學會員單位”的供需橋梁,對符合條件的優秀畢業生給予資金、經驗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幫助學生自主創業。
中國舞協將為河北大學培養專門師資,提供“中國舞蹈考級”、“快樂小舞星”、“百姓健康舞”、“快樂拉丁”、“快樂街舞”、“快樂芭蕾”等一系列實用技能型教材,貫徹“關注人一生的舞蹈生活”的社會舞蹈理念,積極研究、探索和實踐社會舞蹈教育發展的規律,使學生在校期間,利用業余時間完成上述技能培訓。
中國舞蹈家協會社會舞蹈教育委員會(簡稱“中國舞協社教委”)負責具體實施共建工作。該委員會是研究非職業舞蹈教育發展與戰略和履行舞蹈行業管理職責的組織,其宗旨是貫徹國家的行業管理、行業自律、行業服務的相關方針和政策,團結從事社會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增進社會舞蹈教育機構和社團的交流與合作,研究和探索中國非職業舞蹈教育發展的規律,振興和規范社會舞蹈教育事業。委員會成立4年來,已發展成為全國人數規模最大的社會舞蹈教育組織,擁有注冊舞蹈教師16000余名;教學會員單位260家;在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考區委員會(含1200余家教學單位),在全國每年舉辦30屆少兒舞蹈展演,參加的少年兒童達30000余名。該委員會龐大的組織體系,每年可以為舞蹈專業畢業生提供200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崗位主要是少年兒童、中老年和社區的舞蹈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