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老人們講,很早很早以前,拉薩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湖泊。那時,每年的藏歷四月十五日,都會有一個屬虎的小孩被扔到湖中央——今天的龍王潭作為龍王爺的祭品。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個名叫果卡的國王統治了拉薩(今天拉薩北郊娘熱鄉的山上仍留有當時果卡國王宮殿的廢墟)。有一年,果卡國王對手下的大巨下令道:“今年的四月十五日祭龍日就要來臨,你們分頭去找一個給龍王做敬供屬虎的小男孩”。大臣們遵照果卡國王的旨意四處察訪。不久大臣們得知大喇嘛勒巴羅珠身邊有一個名叫布窮頓珠的小弟子是屬虎的,大臣們按照果卡國王的命令把布窮頓珠帶到了王宮。藏歷四月十五日那天,果卡國王遵循以往風俗把布窮頓珠扔到了湖中做了龍王的供品。過了很長一個時期,布窮頓珠卻突然來到果卡國王的王座面前,并請求果卡國王把心愛的公主嫁給他做妻子。果卡國王看到眼前的一切,既驚奇又不知所措,以為布窮頓珠是神,答應把公主嫁給布窮頓珠做妻子。從此以后,果卡國王頒布新的法令:不再用屬虎的孩子扔進湖中做龍王的供品,而用上等食物做為供品扔進湖中。
祭龍王節的傳說還有一種說法,那即是今天的龍王潭,過去曾對修建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立了功,為了紀念這一舉業,人們對在龍王潭中修建了一座寺廟,稱之為“魯康”。寺廟里供有龍王像,釋迦牟尼像,并且每年的藏歷四月十五日將上等的供品扔進潭內感謝龍王,祭奠龍王,年長月久,相沿成習。在一九三九年以前,原西藏地方的嘎倫們每年藏歷四月十五都要來到龍王潭舉行扔供品的祭祀。祭祀完畢,他們乘上牛皮船游玩,拉薩及附近的百姓也在這天,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龍王潭,參加一年一度的向湖里扔供品的祭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