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龍”由四條7節的小龍組成。衡南縣“七巧龍”表演隊伍在廣場表演
2011年2月11日,兔年正月初九,湖南衡南縣云集鎮街頭春雨紛飛,禮炮齊鳴,鼓樂喧天,6支當地農民組成的舞龍隊舞起“七巧龍”,集聚縣城鬧新春。舞龍隊每到一處,觀眾一片沸騰。
為了挖掘春節的文化內涵,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增進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讓民眾將精彩的龍舞、嘹亮的嗩吶、生動的雜技、紅紅的豆腐、多彩的竹蔑藝術與溫馨吉祥的祝福一起帶回家,紅紅火火地過春節,衡南縣組織策劃了“七巧龍龍燈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拜年”活動。
整個活動由衡南“七巧龍”之鄉江口鎮延壽村的龍舞方陣、衡南縣“非遺”展示方陣、古裝戲方陣、衡陽戶外運動方陣等組成的大拜年隊伍,在云集穿街走巷,給全縣人民拜年。
此次活動以省級非遺保護項目衡南七巧龍為主體,來自七巧龍之鄉江口鎮延壽村龍舞隊為大家表演了精彩的龍舞。氣勢浩蕩的龍舞,舞出了激情與夢想,威風凜凜的鑼鼓,敲響了春天的腳步,帶來了鄉里鄉親對全縣人民最美好的祝福。
衡南“七巧龍”是由四條7節的小龍組成。單條龍身形輕巧,四條小龍一起舞動,可以表演出一系列輕巧、細膩、奇幻的動作,比較經典的動作有騰云、五星花、滾腰等10個花樣。據悉,衡南“七巧龍”曾在2010年榮獲了國際龍舞大賽金獎和湖南省首屆農民文藝會演金獎,當天一睹龍舞風采的云集市民,無不歡呼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