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頒獎式會場。中國文聯網 李志勇 攝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過程中,文藝應該承擔崇高的歷史使命,以優秀的作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和諧文化建設。”這是出席第六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頒獎式暨2007當代文藝論壇代表的共同呼聲。由中國文聯主辦、廣東省文聯承辦的本屆會議12月4日至5日在廣州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胡振民致信祝賀。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楊志今,廣東省副省長雷于藍,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仲呈祥,廣東省文聯主席劉斯奮,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方健宏,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陳中秋,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董耀鵬,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姜昆,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馮雙白以及本報總編輯李樹聲等出席了頒獎式。中國文聯機關有關部室負責人、中國文聯各文藝家協會和各省市區文聯領導以及從事文藝理論評論工作的代表近18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頒獎式由董耀鵬主持。
在首先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頒獎式上,楊志今宣讀了胡振民的賀信。胡振民在賀信中說,文藝評論是黨的文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領導文藝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基礎性工作,黨中央歷來重視文藝創作和文藝評論工作。黨的十七大從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全局高度,對加強文化建設,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新的重大部署。這既為廣大文藝理論評論工作者施展抱負、展示才華提供了廣闊的歷史舞臺和有利的時代條件,也對文藝理論評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衷心希望,廣大文藝理論評論工作者要深刻認識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為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繁榮發展文藝事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楊志今在頒獎式上講話。中國文聯網 李志勇 攝
楊志今在會上講話。他說,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大潮,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對社會文化生活多樣活躍的態勢,如何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論修養,堅持嚴肅真誠的文藝批評,充分發揮文藝評論的引導作用,無疑成為擺在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現實課題。為此,他希望廣大理論評論工作者一定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八次文代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十七大報告中對文藝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實際行動促進文藝理論評論的創新和發展,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雷于藍也在會上講話。
劉斯奮代表廣東省文聯致辭。董耀鵬宣讀了獲獎作者及單位名單。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張衛華介紹了本屆評獎情況。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戴嘉枋代表評委發言。楊志今、雷于藍、仲呈祥等為第六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獲獎者及組織工作獎獲獎單位頒發獎牌。解放軍文藝出版社《軍營文化天地》主編許向群、河北石家莊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楊紅莉、湖南省文聯副巡視員、秘書長夏義生等分別作為一等獎、二等獎和組織工作獎的獲獎代表在會上發言,表達了他們在文藝創作與評論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決心。
在2007當代文藝論壇上,姜昆、馮雙白、向云駒、黃中駿、徐珂等來自文藝界、理論評論界的專家學者,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與當代文藝工作者的歷史使命這一極富現實意義的話題,分別從不同角度出發,對當前文藝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作用與地位、當代文藝工作者的歷史使命擔當,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專家們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優秀的文藝作品總是激勵、鼓舞民眾的,它的理想觀、價值觀引導并影響著民眾的理想追求和價值取向,因此當代文藝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過程中大有可為且應不遺余力;同時,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又是當代文藝創作與評論創新的前提與現實需要。為此,當代文藝必須自覺抵制低俗化、價值中立等傾向,以科學的觀念、和諧的理念和藝術的方式勇于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以文藝作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和諧文化的發展。
與會代表共同認為,這就要求當代文藝工作者自覺加強文藝道德建設,始終堅持文藝道德的先進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切實做到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順應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發揮文藝在文化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履行文藝的崇高使命。
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創設于2000年,是經中宣部批準、由中國文聯主辦的全國綜合性評論獎項,旨在表彰優秀文藝評論工作者,加強文藝評論隊伍建設,推進文藝評論創新與繁榮,促進文藝事業健康發展。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本屆文藝評論獎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獲獎論文對當前文藝作品、文藝現象、文藝思潮的評析都很有見地,有很高的學術水準,代表了當前中國文藝理論研究的水平,而且通過評獎發掘了一批年輕的文藝評論家,充實了文藝評論界的人才梯隊,很好地體現了該獎項的宗旨。陳中秋認為,相比創作,目前對文藝的理論研究重視程度還不夠,文藝評論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公平、客觀的評獎活動,表彰優秀,抵制低俗,可以很好地推動文藝評論的發展,引發文藝界對理論研究工作的更多關注和重視。評委戴嘉枋表示,本屆評獎激勵了文藝評論的創新與繁榮,加強了文藝評論的隊伍和陣地建設。代表們不約而同地希望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能越辦越好,并不斷擴大代表面,從而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
與會代表還認為,2007當代文藝論壇辦得非常成功并富有特色。青海省文聯副主席馬有義說,這次論壇主題緊扣十七大精神,與當前社會文化熱點緊密結合,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代表們的發言涉及面廣、內容扎實、切中時弊,對當代文藝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如何作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主席、暨南大學黨委書記蔣述卓表示,通過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文藝評論的創新與發展。(實習生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