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參觀中國武鋼博物館。中國文聯網 彭寬 攝
11月29日至12月1日,應湖北省文聯產(行)業文聯工作委員會和武鋼文聯邀請,中國文聯組織一批著名藝術家組成采風小分隊,來到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參加“放眼企業看巨變——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專題采風活動”,與武鋼廣大干部職工一起感受改革開放輝煌成就,體驗武鋼自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間的巨大發展,受到武鋼廣大干部職工的熱烈歡迎。
這次采風活動是中國文聯主辦的“放眼企業看巨變——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千名文藝工作者專題采風活動”的最后一站,采風小分隊由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夏潮帶隊,吳雁澤、張飆、李羚、張有清、鄒德忠、全維潤、劉全和、劉全利等30余名藝術家參加,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永澤也帶領方石、李建成、陳娟等一批來自湖北省的藝術家參加了這次活動。
武漢是全國的重工業基地,企業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巨大發展和輝煌成就分外令人矚目,“放眼企業看巨變——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千名文藝工作者專題采風活動”的最后一站選在這里,具有特殊的意義。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自1958年建成投產,至2007年底,已累計產鋼1.94億噸,累計實現利稅1014億元,近年更是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相繼與鄂鋼、柳鋼、昆鋼實施聯合重組后,已形成年生產規模3000萬噸的特大型企業集團。今年1月到10月,受市場形勢變化和年初雨雪冰凍災害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等因素影響,武鋼生產經營面臨罕見的困難和挑戰,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武鋼堅定信心,戰勝困難,鋼、鐵、材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采風活動中,藝術家先后參觀了中國首家鋼鐵博物館——武鋼博物館、武鋼熱軋總廠的現代化生產線和正在建設中的天興洲長江大橋,舉行了與武鋼員工文藝骨干分子座談、與武鋼員工書畫愛好者現場書法交流、深入廠區與一線職工進行文藝聯歡等一系列活動,深入了解了武鋼生產建設發展的光榮歷程和輝煌今天,切身感受了武鋼廣大干部職工的風采和昂揚奮進的精神面貌。
在武鋼博物館,藝術家們參觀了冶金史、武鋼發展史、鋼鐵生產仿真等展廳,通過豐富的藏品和聲光電等現代展示手段,領略了源遠流長的冶金文明,感受了鋼鐵產業的博大凝重。在武鋼熱軋總廠的現代化生產線前,藝術家們驚嘆技術的先進,為中國鋼鐵產業的巨大發展感慨萬千。在武鋼熱軋總廠的職工食堂,藝術家們和武鋼的干部職工舉行了熱烈的聯歡活動,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副主席吳雁澤演唱了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李羚朗誦了詩歌《無怨的青春》,中國武警文工團導演、著名相聲演員全維潤現場做起了主持人,中國廣播藝術團著名喜劇演員劉全和、劉全利表演了幽默小品《不文明的人》和《坐火車》,來自湖北省的部分文藝工作者和武鋼的干部職工也帶來了各自的文藝節目,現場掌聲不斷,氣氛歡快熱烈。在和武鋼員工書畫愛好者現場書法交流活動中,中國書協顧問張飆、北京書協原副主席張有清、中國書協原組聯部主任鄒德忠等書法家揮毫潑墨,用一幅幅滿懷激情的書法作品表達對改革開放30周年鋼鐵產業巨大發展的喜悅與興奮。在與武鋼員工文藝骨干分子座談會上,當藝術家們了解到武鋼早在1962年就成立了文聯,始終堅持發展職工群眾文化活動,企業文化豐富多彩的時候,十分欣慰。在參觀天興洲長江大橋建筑工地時,藝術家們了解到大橋的興建采用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其科技含量位于世界前列,都非常振奮。
采風活動讓藝術家們感覺收獲很大。吳雁澤說,我曾經在武漢生活過30年,對武鋼十分熟悉,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武鋼的生產不少還是土法上馬,對環境的污染也很大,現在一看,環境非常優美、非常文明,生產技術含量更是世界一流的,假如沒有改革開放,武鋼不會有今天這樣大的變化。李羚說,武鋼博物館非常有價值,它是一種傳承的印記,看過博物館再看今天的生產車間,發現不再有過去那樣鋼花四濺、工人在高溫下艱苦操作的情況了,工人都在控制室里通過電腦操作,我深切感受到我們國家發展壯大了,我們的工人不再需要付出過去那樣高強度的勞動,而生產質量卻比過去提高了很多,這就是科技帶來的進步,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張飆說,鋼鐵產量的提高曾是國家富強的一個象征,鋼鐵產業的發展包含著一個民族對振興國家的強烈追求,共和國富強的旗幟上有武鋼人的風采,武鋼發展到現在這么大的規模,過去的生產方式和現在的生產方式兩相對比,感覺國家的進步不可想象,強烈地印證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劉全和、劉全利、張有清、鄒德忠等藝術家都表示,完全現代化的車間和新時代工人的工作方式,已經不是上世紀50年代那樣的勞動場面,怎樣去表現和謳歌新時代的勞動人民,這是擺在藝術家面前的新課題,需要文藝工作者努力探索。大家一致認為,藝術創作的源泉來自生活,中國文聯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組織這樣的采風活動,讓文藝家走到了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創造了深入生活,學習、思考和直觀體驗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機會,意義重大,不僅深刻感受到改革開放30年來企業的巨大變化,更感受到了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作用,使采風成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生動課堂。他們希望中國文聯今后多組織這樣的采風活動,給藝術家們提供更多深入生活、深入基層的契機。

藝術家參觀武鋼熱軋總廠現代化生產線。中國文聯網 彭寬 攝

藝術家參觀天興洲長江大橋建設工地。中國文聯網 彭寬 攝

藝術家與武鋼員工文藝骨干分子座談。中國文聯網 彭寬 攝

藝術家與武鋼干部職工聯歡。中國文聯網 彭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