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攝協攝影曙光學校文藝志愿服務項目從2012年開展至今,注冊志愿者人數約120人。
為了促進全國尤其是偏遠地區青少年攝影教育的普及和中小學生美育教育,中國攝影家協會從2012年起,先后在廣東、湖北、陜西、云南、西藏、貴州等地創建32所攝影曙光學校,為孩子們送去了攝影器材、圖書和志愿者的攝影輔導,幫助他們創建攝影興趣小組,或者對已有的攝影興趣小組進行器材和知識上的補充。同學們在志愿者的輔導下,了解了相機和攝影的基本知識,并開始創作攝影作品,記錄下身邊的故事。同時,對志愿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跟蹤服務,定期對孩子們的攝影作品在網站或者攝影活動中進行展示和宣傳。
為了促進全國尤其是偏遠地區青少年攝影教育的普及和中小學生美育教育,中國攝影家協會從2012年起,先后在廣東、湖北、陜西、云南、浙江、吉林、新疆、內蒙、甘肅、江蘇、西藏、貴州、河北等地創建32所攝影曙光學校,為孩子們送去了攝影器材、圖書和志愿者的攝影輔導,幫助他們創建攝影興趣小組,或者對已有的攝影興趣小組進行器材和知識上的補充。同學們在志愿者的輔導下,了解了相機和攝影的基本知識,并開始創作攝影作品,記錄下身邊的故事。同時,對志愿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跟蹤服務,定期對孩子們的攝影作品在網站或者攝影活動中進行展示和宣傳。一是充分發揮中國攝協組織聯絡功能,和協會團體會員進行充分溝通,在全國遴選合適的學校,尤其注重地處偏遠、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地區,也向打工子弟學校以及特殊情況學校傾斜,比如聾啞學校。向學校捐獻十至二十臺相機和一定數量教材。相機主要由攝影家協會面向社會籌集資金購得,圖書則由攝影家協會捐贈,而攝影志愿輔導則主要發揮當地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的力量。二是建立密切互動機制。和學校負責攝影志愿服務項目的教師建立密切聯系,每年寒暑假之前都會統一布置攝影作業,寒暑假之后交到協會,一方面了解了教學成果,一方面將學生們的攝影作品放到網絡進行展示;和負責定期給學生講座的攝影志愿者進行密切聯系,對其進行督促和指導。三是建立相關監督制度。為了更好地建設好曙光學校,攝影家協會建立了相關制度和公約。這些制度保障了攝影曙光學校的順利運作和攝影志愿服務的質量。四是對學生們攝影作品定期進行線上和線下的展示。每年寒暑假,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教育委員會、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的工作人員會向“攝影曙光學校”的同學收集暑假、寒假期間攝影作品,并將作品上傳到中國攝影家協會網、中國攝影教育網、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網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