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和情人節趕在了同一天。還沒從春節的喜悅中緩過神來的朋友們,又將迎來一個特別浪漫的節日。 [詳細]
-
中國歷代婦女服飾流變
古代中國婦女把元宵節當成情人節,元夕那晚特別是婦女的節日,因為那晚不再待字閨而變被動為主動,自然要早早準備,盛裝出席,衣著、妝容、頭飾、甚至撲的香粉都有講究,這不光是時尚,更重要的是吸引異性。這一晚是否靚麗不光是青春愛思的寄托,并且或許就決定了婚姻大事。古時婦女的地位決定了她們必須“武裝到外表”。請看中國婦女服裝的演變,摘自沈從文《中國服飾史》(圖文)[詳細] -
由古典小說及相關史料看明代元宵節婦女服飾民俗
論文:婦女的穿戴打扮,往往在節日里表現得最為突出。明代市情小說《金瓶梅》堪稱最好注腳。第二十四回,話說一日,天上元宵,人間燈夕。正月十六,合家歡樂飲酒。西門慶與吳月娘居上座,其余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孫雪娥、西門大姐,都在兩邊列坐,都穿著錦繡衣裳,白綾襖兒,藍裙子。惟月娘穿著大紅遍地通袖袍兒,貂鼠皮襖,下著百花裙,頭上珠翠堆盈,鳳釵半卸。[詳細] -
元宵節詩詞
《元夕影永冰燈》《元夕無月》《上元竹枝詞》《元夜踏燈》《汴京元夕》《京都元夕》《正月十五夜》《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上元夜》 《折桂令 元宵》《青玉案 元夕》《生查子 元夕》 [詳細] -
<<更衣記>>
張愛玲《更衣記》:我們不大能夠想象過去的世界,這么迂緩,安靜,齊整——在滿清三百年的統治下,女人竟沒有什么時裝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著同樣的衣服而不覺得厭煩。[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