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衡水滏陽小學校園里,一首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歌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唱響了課堂內外。
摒棄枯燥乏味的傳統(tǒng)說教方式,開展“百首童謠”活動,滏陽小學通過組織學生們編童謠、評童謠、唱童謠,使核心價值觀在娃娃心中扎根、發(fā)芽。
走進滏陽小學校園內,到處都有童謠字畫、展牌,童謠已經成為這所學校的校園文化。
每天第一節(jié)課前,全校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集體誦讀童謠:“上課首先坐整齊,精力集中來學習;舉手回答要有禮,聲音洪亮展自己。”
課間游戲時間,老師們組織學生通過拍手歌、集體舞等形式唱童謠,學生們以班級為單位,手拉手圍成一圈,邊舞邊唱:“牢記核心,立志成才譜新篇;誠信友善天天講,愛國敬業(yè)忠于黨。”
“同學們,都知道,文明禮儀要做到。對待長輩要用‘您’,早晨見到說聲‘早’。平時互相問問‘好’,分別‘再見’別忘了……”在學校自辦的娃娃電視臺演播室,孩子們正在認真地朗誦著童謠。
滏陽小學的“童謠傳唱志愿隊”以娃娃電視臺演播室為載體,利用校園閉路電視網絡,通過表演童謠情景劇、舉辦童謠朗誦會、學唱新童謠等形式,向全校學生進行現(xiàn)場直播。目前,已成功播出節(jié)目90多期。
“百首童謠都是這些孩子們自己編寫的。”滏陽小學校長張春燕說,去年起,學校向全校學生開展核心價值觀童謠征集活動。
一時間,校園內掀起了一股寫童謠的熱潮。通過學生互評、家長參評、學校綜評,評出優(yōu)秀童謠100多首,并整理印制成《滏陽小荷》四冊,發(fā)放到學生手中。
“我們這些家長都能背出幾首童謠了。”一些學生家長說,學校每周向學生們留一次給家長背童謠的家庭作業(yè),聽著孩子們背的童謠,自己也很受教育。
衡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金剛說,童謠實現(xiàn)了核心價值觀形象化、具體化。一時間,以童謠唱響核心價值觀活動從滏陽小學向衡水全市掀起了熱潮,多種形式的童謠傳唱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漢字四四方,優(yōu)美世無雙。甲骨銘千載,鐘鼎刻輝煌。”在衡水市康復街小學,校園廣播站清晨吹響了傳唱優(yōu)秀童謠的號角;在勝利路小學,近千名學生跳起動感的優(yōu)秀童謠傳唱團體操;在人民路小學,學生們自編自演著優(yōu)秀的童謠節(jié)目,快樂與笑聲在校園洋溢;在實驗小學,“綠色童謠”凈化著孩子們的心靈,抵制了社會上的“灰色童謠”……
衡水市桃城區(qū)教育局長張國良表示,以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德育活動,注重體驗和參與,才能做到以情動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傳唱童謠活動是一份文化套餐,享受的不僅是學生,還有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