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鞏委員:讓農民工成為真正的城市人
“農民工為城鎮化、工業化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每個人都享受著農民工創造的成果。”在小組會議討論的間隙,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馮鞏委員與記者聊起他與農民工的“情緣”。
去年兩會后,馮鞏到貴州畢節進行調研,形成了關于吸引農民工在小城鎮就地就業的提案。他提出要合理規劃城鎮人口規模和產業規模,發展特色經濟;結合區域產業特點發展職業教育,把就業服務功能延伸到社區;建立扶持農村青年創業的政策支持體系;完善公共服務、提供同等的市民待遇。“這些建議就是為了讓農民工能夠從‘南飛的孔雀’回鄉就近變‘鳳凰’,人社部也對此給了嚴謹認真的回復。”馮鞏說。
“我覺得農民工特別渴望文化、需要文化。”今年2月馮鞏又到深圳寶安圍繞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問題展開調研。他發現,自從搞了文化廣場,很多農民工都融入當地文化生活中。調研后,馮鞏開始研究推進農民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和均等化的提案。他建議擴大基本公共文化設施對農民工群體的有效覆蓋;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在服務種類、內容、時間和場次上要更加符合農民工需求;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進廠區、進園區、進社區,根據農民工群體文化需求特點,開展各類文化服務活動和項目。
“沒有相應的文化的城鎮化,會使得農民工身在都市,心在農村,離城很近,離夢很遠。怎么讓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關鍵就在文化。”馮鞏再次強調。(光明日報記者 靳昊)
(馮鞏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
|獨家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