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大事盤點:2013年十大文藝事件
這一年,文藝界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中央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大興厲行節儉反對浪費之風。在追尋中國夢的熱潮下,文藝界也紛紛行動起來,舉辦各種主題文藝活動。>>
2013十大文藝事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作出部署。文化方面,全會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詳細>>]
2013年,“中國夢”一詞當紅不讓。這一年,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引發參觀熱潮,觀眾爭相感受中國夢的背景與現實,體會中國夢之路在這里的展開和延伸,中國夢在國內早已深入人心。與此同時,中國夢也引發世界回響。中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詳細>>]
“送歡樂下基層”、文藝支教、文藝培訓等文藝志愿服務項目廣泛開展、層層深入;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正式揭牌運行,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正式成立;各地文聯熱烈響應中國文聯的號召,紛紛成立文藝志愿服務專門工作機構并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志...[詳細>>]
晚會少了,是絕大多數人對今年文藝界的一個突出感受。近年來,文藝晚會包括節慶演出過多過濫,存在一味追求大場面、大舞美、大制作,奢華浪費、競相攀比等不良現象。對此,今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詳細>>]
聊天、閱讀、購物、看電影、寫文章、發視頻等等,網絡無所不在。移動通訊與智能終端的結合給當代傳媒發展帶來的變化無疑是革命性的:從個體的、日常的介入變成整體的、社會性的參與,乃至得到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視,網絡新媒體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詳細>>]
回眸2013年影壇,評論界聲音褒貶不一,莫衷一是,關于主旋律創作與市場效益如何有效統一的討論也在逐步趨向深入。這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有《小時代》,以及被譽為講述“中國夢”的《中國合伙人》。《小時代》這部姑且稱之為“炫青春”的作品市場...[詳細>>]
今年10月,本報連續刊發《美術評論亟待破除“圈子化”壁壘》《作品研討會如何擺脫“捧哏化”傾向》《理論研究缺乏滯后,藝術實踐“藥方”咋開?》等系列文章,指出當前文藝評論界部分專家學者“趕場子”、“混圈子”,作品研討會形式化、套路化...[詳細>>]
歌唱類選拔節目扎堆、文化益智類節目扎堆、親子秀節目扎堆,以及密集出現的抗日神劇、古裝雷劇……今年電視熒屏上的扎堆現象雖可能不是絕后,但絕對算得上空前。其中雖然不乏年初的《我是歌手》、年中的《漢字聽寫大會》、年末的《爸爸去哪兒》...[詳細>>]
年年喊著創新卻年年遭遇吐槽的春晚今年著實有了一番新變化——由馮小剛出任春晚總導演。7月,馮小剛將執導春晚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即成為全國人民關注和熱議的文化大事件,也重新引起了公眾對于馬年春晚的好奇心。一家人除夕之夜圍坐于電視機前看...[詳細>>]
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1月25日至27日和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京召開。來自全國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解放軍、中央國家機關以及港澳地區的美術、電影工作者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美術、電影事...[詳細>>]
文藝盤點
今年5月,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至此,梅花獎已然走過30載,步入“而立”之年。30年來,梅花獎共評26屆,評出了涵蓋59個劇種,33個省區市(包括港澳臺)的戲曲、話劇、歌劇、舞劇等獲獎演員634人,其中包含二次榮獲梅花獎44人(“二度梅”42人,跨劇種2人),梅花大獎7人,被譽為當代戲劇表演藝術的最高獎。獲獎者既有來自國家級大劇院的,又有基層縣劇團和民間職業劇團的;既有京劇、昆曲、評劇、越劇、豫劇、秦腔等流傳地較廣的大劇種,又有許多被稱作“天下第一團”的稀有劇種。[詳細>>]
2013年是兩位歐洲歌劇大師瓦格納與威爾第誕辰200周年,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演出瓦格納和威爾第歌劇的狂潮。兩位同齡大師的200周年紀念就如同一場人們期待已久的盛大節日,似乎是借這個機會,瓦格納與威爾第的作品被大批搬上舞臺,而中國作為一個歌劇新興國家,更是迅速掀起對瓦格納和威爾第致敬的歌劇熱浪,這場漫長的致敬貫穿了整整一年。
除了劇場和音樂廳的熱鬧之外,今年還是各種大型音樂比賽的大年。首先是第15屆青歌賽引起業內外非常大的關注度。[詳細>>]
重大賽事你方唱罷我登場,吹響舞蹈比賽和展演的“集結號”。第二屆中國·西寧國際舞蹈節暨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舞蹈詩評獎、第十屆全國舞蹈比賽、2013年全軍舞蹈大賽、CCTV第七屆全國電視舞蹈大賽、2013年中國(鄭州)首屆國際街舞大賽等賽事,其中既有古典舞八年再比拼,也有國際街舞首次試爭霸,既有黃童共躍,也有白叟同舞。“沙場秋點兵”,歷練人才促進創作,見證舞蹈發展,也折射出當下舞蹈的諸種問題。[詳細>>]
回首2013年,雜技與魔術注定是忙碌的一年,賽場上可謂是“內外兼修”,于外是在國際賽場上爭金奪銀,于內是多場大型比賽中競展絕技,更重藝術性、趣味性,更加貼近觀眾,也是今年雜技魔術的一大特色。同時,雜技魔術的自身建設也更上一層樓,為未來發展再添動力。一如往年,2013年再次迎來了“開門紅”。這也是超越往年創造新歷史的一年,中國雜協先后選派優秀雜技節目參加了8個國際馬戲節比賽,奪得了5金2銅佳績。“墻內開花墻外香”,這是我國雜技多年來面臨的境況。[詳細>>]
截至12月8日,今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已突破200億元,近60部電影票房破億,創歷史新高。2003年中國電影的全年總票房只有可憐的11億元。從11億到100億,中國電影花費了7年光陰。專家預測,中國電影市場規模將在2015年突破300億元,并將于2018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今年《西游降魔篇》《北京遇上西雅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影片的熱映,不斷提升著國產電影成功的成績線,票房破億已無法成為任何影片炫耀的資本,只有超過5億元,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詳細>>]
年初東方衛視的《舞林爭霸》再次點燃引進模式節目熱潮,一時間,各衛視競相上馬模式節目,三十多家地方衛視的強弱格局由此引發了猛烈地動蕩,仿佛來到了衛視競爭的“春秋戰國”時代。湖南衛視去年在模式節目上落后一步,讓浙江衛視憑借《中國好聲音》飆至全國衛視第一,今年年初湖南衛視發力,推出《我是歌手》重新回到第一位置,爾后,湖南衛視又推出《中國最強音》繼續強化了湖南衛視在模式節目上的制作能力,年末從韓國引進的《爸爸去哪兒》掀起了親子真人秀節目的熱潮。[詳細>>]
就美術而言,不同于舞臺表演藝術,相對沉靜內斂的美術家們雖然時不時也想成為一下公眾人物,但門類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相對固定的受眾和影響范圍。如果說2012年是個“個展年”,不少有影響力的畫家像約好似的舉辦了其從藝幾十年來首個大型個展的話,那么,2013年則是屬于美術家群體或組織的。今年少了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喧囂,多了幾份回顧與展望的反思。或許,對于很多美術家而言,2013年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國美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了。[詳細>>]
“要華麗轉身。”在歲末的上海,中國文聯、中國書協舉辦的“書寫時代——全國名家作品書法展”上,一直持續關注書法的文本意義、書法的可閱讀性的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看到眾多作者在書寫內容上的豐富突破與拓展,直言“有期待,有未知感”,又感慨:“這是‘轉身’的重要一步。”他說的“轉身”,恰好亦是2013年中國書壇的關鍵詞。在創作、展覽、研究、惠民、機制建設諸方面,中國書壇的大事、鬧事,引過眼球、受過風波、惹過爭議、得過贊美,但最終實現的是開啟現代中國書法事業的重要征程。[詳細>>]
今年1月進行第二階段評選、5月在廣東南海正式展出的第2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首次設立“多媒體”類別。作為中國攝影界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全國性攝影活動,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將多媒體與傳統的紀錄、藝術和商業幾大類別并列,標志著多媒體正在逐漸進入中國主流攝影的視野。本屆國展的多媒體類別,共收到來稿255件,最終評出金質收藏作品《青春思密達》等共計20件入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前中國的多媒體影像的發展現狀和水準。[詳細>>]
除了“成龍捐古建”、“珠算入世遺”、“除夕不放假”,民間文藝實在有太多事值得總結,有的耳熟能詳,有的稍顯生僻卻意義深遠;其中有中國特色的經驗,也不乏中國式的難題。但問題,似乎總比經驗要多。保護古村落路在何方。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鄂州峒山村考察時說,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要保護好古村落。一席話道出保護古村落的現實性和緊迫性。此前3個月,成龍連發4條微博,聲稱要將自己20年前購藏的安徽古建捐給新加坡,一時各界毀譽交加。[詳細>>]
任何一門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都離不開人,隊伍建設如何事關整個事業的興衰成敗。而對于中國曲協來說,發展會員則是加強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促進事業繁榮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根本推動力量。所以,中國曲協在會員發展管理服務工作上的各項舉措,無疑是2013年曲藝界的一個重要話題。在新媒體環境下,要通過運用高效、直觀、快捷的網絡優勢,第一時間了解和傾聽廣大會員的心聲和呼聲,建立為會員服務的綠色通道,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高新技術手段為廣大會員提供服務。[詳細>>]
文化·延伸盤點
11月5日,萬達集團在紐約佳士得以2816.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72億元)的成交額購得畢加索代表作之一《兩個小孩》;北京保利2013秋拍“黃...[詳細>>]
作為集體主義文化的一個藝術符號,廣場舞在形式上整齊劃一,在社會心理上體現出鮮明的“群體思維”特征。在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看來,...[詳細>>]
“2013年度中國媒體十大網絡用語”、“2013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2013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詳細>>]
萬達收購美國AMC院線,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與夢工廠合建東方夢工廠,小馬奔騰收購美國頂級特效公司數字王國,TCL冠名好萊塢中國大劇院...[詳細>>]
“黃永玉九十畫展”在國家博物館展出。8月26日,剛舉辦過90歲生日會的黃永玉親臨展覽現場,細細觀摩了自己的作品后,與大家一起暢論了它...[詳細>>]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就儒家價值是否具有普世性、儒家價值與自由民主等所謂西方價值的關系等問題,發表了獨到見解,引發熱烈...[詳細>>]
自從國務院辦公廳11日發布《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并公布《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以來,“除夕不...[詳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12月4日在阿塞拜疆巴庫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珠算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