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唐裝,一把折扇,談天說地,諷古論今。遼寧衛視《老梁觀世界》節目自今年1月份開播以來,以別樣的方式講述新聞故事,以個性的語言評說社會話題,以人文的情懷聚焦百姓關切,探索出以脫口秀方式評論新聞的新方式,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讓新聞具有藝術性和可視性
在媒介空前發達的當下,公眾有太多渠道接觸各種信息。這些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常常讓人迷惑雙眼。而我國又已進入改革深水區,各種利益矛盾錯綜復雜。這個時候,迫切需要優質的新聞評論,解惑釋疑,疏導情緒,指引方向。
“正是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創辦了《老梁觀世界》,力圖在新聞評論領域里探索出一條新路,真正做出一檔既上通下達又好看耐看,同時具有思想深度的的節目。”遼寧廣播電視臺臺長徐少達這樣談起《老梁觀世界》的創辦初衷。
當眾多電視新聞節目習慣了用程式化的語言陳述新聞事實時,如何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通俗淺白的語言來解釋清楚政策法規、社會現象,是當下新聞節目創新的關鍵所在。
“所以《老梁觀世界》在開辦伊始,就確立了"新聞評論不僅要有高度和深度,同時必須具備藝術性和可視性"的原則。”徐少達說。
正是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主持人梁宏達采用幽默風格與個性表達以及平民化的視角和語言,像嘮家常一樣將隔空萬里、距今久遠的事件拉近到觀眾身邊,從而受到觀眾的歡迎。
而在節目制作上,《老梁觀世界》一改新聞節目的常規表達,在視聽效果上力爭呈現與眾不同的藝術性和沖擊力,用聲光電的現代科技效果,緊緊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做到先在視覺上留住觀眾的眼球,再通過內容的特色和深度深入觀眾的內心。
讓主持人具有個性而不隨性
“脫口秀作為一種難度較高的主持形式,改變了傳統新聞評論的語態。它強調"個性"但不"隨性",即強調的是個性化的表達,而并非隨心所欲的表達。”遼寧廣播電視臺北京節目制作中心主任、《老梁觀世界》制片人韓晴宇這樣闡釋她對脫口秀節目的理解。
在具體操作上,《老梁觀世界》把脫口秀的個性化限制在個性化的敘述以及犀利觀點的表達上,而不是犀利觀點本身。“這既突出了語言的個性化,同時又避免了為單純追求"觀點的標新立異"而脫離主流價值觀。”韓晴宇說。此外,為了使評論聲音更多元化,節目還注重對各方意見的采集,通過虛擬“微博墻”的方式將百姓與專家的各種見解呈獻出來,并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內容穿插講評,形成“一人主講,百家爭鳴”的獨特魅力。
讓節目具有正面導向性
“不同的時代,我們會根據時代的需求,給雷鋒精神加上與時俱進的一些新東西。也就是說雷鋒精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注入一些新的內容。但無論怎么變,雷鋒精神的核心永遠不變。什么核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一期名為《雷鋒就是這樣的人》的節目中,主持人梁宏達最后這樣語重心長地點評道。
韓晴宇說,類似這樣貼近自然、潤物細無聲的輿論引導在《老梁觀世界》中屢見不鮮,這不但對節目具有畫龍點睛的功效,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弘揚了社會主流價值觀。
“在當前多元的媒介生態環境中,電視節目創新之路任重道遠。”徐少達說:“《老梁觀世界》的成功給電視人帶來了普遍性啟示,那就是:在內容方面既要關注現實,弘揚主流價值,又要選題多樣,滿足不同觀眾的收視喜好;在表現方式上要積極尋求創新和超越,不能恪守"主持人演播室里干說"的呆板樣式,應當找到適合自身的特色發展之路、個性發展之路,在不斷探索中逐步形成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