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演繹美麗人生 勇擔社會責任
秦怡,1922年出生,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優秀的共產黨員。曾榮獲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誕辰“國家有突出貢獻藝術家”稱號、第10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終身成就獎(金鳳凰獎)、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秦怡,她的美麗曾感動了中國影壇,她的生命卻充滿了艱難,但是,憑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豁達開朗的性格,她淡定從容地對待著每一個挫折。在銀幕上,秦怡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角色;同時,在人生這個大舞臺上,秦怡也完美地塑造了三個重要角色。
演好藝術家角色,譜寫銀幕之歌
對待表演事業,秦怡永遠充滿著激情。她說:“無論是痛苦還是歡樂,我總要以滿腔激情去擁抱事業。事業,是一支我永遠唱不盡的歌?!鼻剽杂拙蛯ξ乃嚠a生了濃厚的興趣,16歲時開始舞臺生涯,出演過話劇《中國萬歲》、《正在想》和電影《保家鄉》、《好丈夫》。進入中華劇藝社后,在長時間的話劇舞臺實踐中,秦怡的演技不斷進步,在話劇《草木皆兵》、《離離草》、《桃花扇》、《戲劇春秋》、《結婚進行曲》等中都有出色的表演,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
1947年秦怡在上海走上了大銀幕,參加了電影《忠義之家》、《母親》、《無名氏》等片的拍攝。由陳鯉庭編導的《遙遠的愛》成為她的成名作。
從藝70年來,秦怡渴望著表現普通人,喚起蘊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美好情感。她忘我地工作,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躍然于銀幕:《女籃五號》中的林潔,《青春之歌》中的林紅,《鐵道游擊隊》中的芳林嫂,《浪濤滾滾》中的鐘葉平等等,這些膾炙人口的藝術形象,激勵著人們的思想和言行。由此,也讓秦怡看到了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家的人格力量,她說:“如果藝術家能將自己從心底流出來的情感真切地表現在銀幕上,那將是十分幸福的。”
從藝70年來,秦怡從來也不疏待任何配角,在多部電影中,她甘心為了整體的成功而“跑龍套”。因為她知道,如果每出戲的群眾演員都很認真地把自己作為“重要的一部分”的話,這出戲的整體質量肯定能提高。誰又能說,在默默的跋涉中,在平平淡淡的努力中走出的路不是一種偉大呢?
秦怡演了一輩子的戲,至今仍活躍在銀幕上。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的藝術理想,追求在藝術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雖然日月變更,年華流逝,但她仍然在追求,在向往。當她把自己對藝術的熱情與執著,體會與經驗同他人分享時,她得到了演員、同事、學生……更多人的尊重和愛戴。秦怡說:“只要一天有向往,有追求,我心中的鮮花就會永不凋謝?!?/p>
演好母親角色,唱響“美麗”人生
秦怡在銀幕上留下了很多光輝的“母親”形象。然而,為了生活中“母親”這一角色,她花的時間最長,耗費的心血也最多。
數十年如一日,秦怡悉心照料著患有精神分裂癥的兒子“小弟”,那份細致,那種入微,令人感動,催人淚下。期間,她不知忍受了“小弟”多少次暴力,但她絲毫沒有抱怨過。秦怡出差,經常得帶著兒子。拍《海外赤子》時,因為時間長,秦怡把兒子也帶去了。外景地是海南興隆農場,那里氣候炎熱,氣溫達40攝氏度,“小弟”的病情加重了,變得狂躁易怒,經常動手打人。但他從不打別人,專打給他吃藥的媽媽。每天拍完戲秦怡已經精疲力竭,但在大家休息的時候,她還得匆匆趕回招待所,給兒子喂藥送飯,洗衣洗澡??墒?,一回去,“小弟”就抓住媽媽不放,往死里打。為了拍戲,秦怡要把臉保護好,只好抱住頭和臉彎下腰去,讓兒子盡情地打……
就是這樣,秦怡和“小弟”走過許多個春夏秋冬,讓兒子感受著母愛,讓世人為之感動。她總是說:“是兒子給了我堅強和勇氣?!泵慨攧e人對秦怡偉大的母愛報以敬佩的目光時,為她的“美麗”人生而感動時,她總是淡淡地說:“這是我的責任,因為我是母親。我相信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會這樣做!”
演好共產黨員角色,描繪德藝雙輝
秦怡是一位堅強的共產黨員,她的一生充滿坎坷和磨難,家庭遭遇不幸,自己又屢次被病魔纏身,但她始終坦然面對,不曾屈服?!肮伯a黨員要面對現實,無所謂懼”,鄧穎超同志的這句話支撐著秦怡堅強地闖過了命運的無數劫難,并成為她戰勝厄運、終身受益的座右銘。她常說:“人生遇到再壞的事情,也會有積極的一面,關鍵是要讓自己的精神狀態高昂起來。如果你自己不被打倒,就沒有人可以打倒你。”
秦怡是一位自律的共產黨員,她十分注意自己在群眾中的影響。為了支持國產兒童電影,2007年盛夏,秦怡在電影《我堅強的小船》中扮演奶奶?!澳棠獭钡膽虼蟛糠侄荚谑瘞扉T亭子間里,狹小的空間,酷熱的環境,但秦怡默默忍受著,從不提要求,擺架子。遇到觀眾想和她合影,不管多么疲憊,她都會展開笑顏,一一滿足大家的要求,她的謙遜、她的與人為善、她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的精神,無不令劇組人員和在場的群眾肅然起敬。
秦怡還是一位刻苦學習的好黨員。她深刻認識到只有堅持理論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才能緊跟黨的領導和祖國發展的步伐。平時無論多忙多累,每天晚上她一定要讀完當天的報紙才休息;一有空,她就看書看電影看演出,學習借鑒別人的長處。她說,“共產黨員就應該經常學習,經常充電”。
秦怡更是一位有著強烈社會責任心的好黨員。如今,耄耋之年的她仍然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關心殘疾兒童,去陽光之家進行慰問;關心慈善事業,捐獻“小弟”的畫作進行義賣;關心電影事業,經常奔赴各地與電影愛好者進行交流等等,所有的活動她幾乎從不拒絕,原因是“總覺得這些事都是比較有意義的”。接受了邀請,秦怡總要精心準備,即使是在晚會上客串一段最熟悉的朗誦,她也還是要在家里一遍遍排練;如果是去作講座上課,她更是要花上十幾倍幾十倍的時間去備課。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秦怡先后捐出了21萬元,這個數字或許只是當下一個明星一部戲的片酬而已,但對這位老人而言,這幾乎就是她大部分的積蓄!
秦怡雖然從事電影行業那么多年,但家境并不富裕?!靶〉堋遍L年患病,家中還有一個90多歲的老姐姐,都得由她來照顧,生活開銷非常大,為此,秦怡平時非常節儉。“小弟”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每次打胰島素需要支付30元的注射費,為了省錢,秦怡老師學會了自己注射,親自給“小弟”打針。后來,“小弟”因腎臟衰竭多次入院,為了省錢,秦怡也只得讓他住在擁擠的普通病房中接受治療。
就是這樣一位節儉的老人,在大災面前慷慨解囊,她說:“我的兒子已經走了,我沒有什么牽掛了,希望我這20萬的存款真的能幫助到災區的人民。我今年87歲了,不能回到20多歲,要不我就能到地震的前線去,為災區盡力,而現在我只能在這里,盡量多做一點點事情。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站出來,為災區出一份自己的力量?!?/p>
秦怡曾經說過:“中國藝術家的品德要有個基礎,那就是對中華民族悲慘歷史命運的切身體驗。經過八年抗戰、經過三年內戰的中國人,誰能不珍惜新中國、誰能不熱愛祖國、不熱愛人民、不熱愛為老百姓打江山的人呢?這就是我一切創作表演的基礎。像我這樣飽經風雨的人,不會飄浮、更不會愧對自己的藝術良心?!?/p>
是啊,“像我這樣飽經風雨的人,不會愧對自己的藝術良心”,這些話大概可以解釋她為什么會把自己不多的積蓄獻給災區,因為她是一個懂得苦難的人;這大概也能解釋為什么這位87歲的老人仍能始終保持著一種平靜端莊的美麗,因為她有一顆充滿大愛的藝術良心!
這就是秦怡,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位偉大的母親,更是中國影壇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藝術家。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