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與科技進步、文化繁榮相伴相生,保護知識產權是全球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和共同選擇。中國自1980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來,就一直緊跟世界版權保護事業發展潮流,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和保護之路,并將保護知識產權上升為國家戰略。此次知識產權的外交大會選擇在中國舉辦,充分表明了中國版權保護事業取得的顯著成果正在被國際社會所認可和贊賞。
對于北京來說,借力外交會議締結《北京條約》這一難得契機,進一步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有助于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努力打造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首善之區和“版權之都”。多年來,北京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我們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龍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以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文化創新。在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輪驅動”的發展進程中,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僅是必須遵循的重要規則,也日益成為北京融入世界交往的自覺行動。北京作為本次條約締結地,要帶頭履行好這個條約,為推動世界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完善版權保護制度做更多努力和更大貢獻。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要求,首都要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北京始終把打造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首善之區和“版權之都”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希望與世界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也有優勢、有條件、有能力為加強國際知識產權交流和文化交流做出應有貢獻。近年來,在京召開的國際文化交流盛會日益增多,我們不僅在服務保障工作上努力提供世界一流的硬件設施,積極搭建起各方滿意的國際交流平臺,同時也通過豐富的國際交流推動北京城市文化建設,樹立北京國際城市形象,為首都的文化軟實力注入新的內涵。
今天,北京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推動首都科學發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離不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有理由相信,抓緊和用好各種機遇和平臺,不斷加強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國際文化交流,就一定能加快推動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中心城市,為實現文化強國戰略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