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經過7天時間的緊張討論,世界154個國家達成共識,會議正式締結了《視聽表演北京條約》。這是世界知識產權保護進程中一個新的里程碑,更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又一新起點。
32年前,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便以融入世界的胸懷走上世界知識產權保護之路。1980年6月3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九十個成員國。30多年來,中國的知識產權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中國已經加入了國際知識產權各個重要條約,版權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版權相關產業的整體實力顯著提高,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崇尚創新創造的社會風尚正在形成。2008年頒布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已將保護知識產權上升為國家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中國將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
締結《北京條約》過程中,中國表現出來的國際視野,開放包容的精神,尊重知識,保護創新的力度和決心,帶給了世界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北京條約》的成功締結,見證了正在崛起的中國能力,更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我國知識產權大國地位及近年來知識產權工作取得成績的肯定與認同。中國,用32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數百年的發展歷程,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知識產權發展保護之路。中國,用積極的行動踐行著對國際公約、條約的承諾,承擔著一個發展中大國的責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負責人高度評價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狀況,更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未來發展的重心放在了亞洲,因為,中國的發展會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機遇。
作為發展中的大國,我們還要清醒地面對發展中的種種問題:對內,現代知識產權制度建立時間不長、知識產權保護有很多不足、公民知識產權意識有待增強、侵權現象依然存在;對外,文化產品的傳播力量亟待提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比較薄弱等等,但這些都不能阻止中國進入世界競爭舞臺的腳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給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版權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