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世界的,自豪是我們的
——瑞典華人社團歡慶莫言獲獎見聞錄
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11日中午,瑞典華人音樂家雙焱正在給學生上鋼琴課。電話響起,是她多年的好友Agneta Wallin,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媒體部負責人。電話那頭還是一如既往的聲音,但講的是請雙焱幫忙——莫言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要她代表諾貝爾官方做采訪!雙焱顧不上換衣服,撂了電話,幾乎是一路小跑,分秒必爭地沖進了諾貝爾委員會的錄音棚。這次8分鐘的通話,除了告知莫言獲獎外,也是莫言獲獎后接受的第一個采訪。雙焱說,現在回想起來,仍感忐忑和激動。從那一刻起,沸騰的瑞典華人社會充滿了激動的情緒,迎接莫言12月的到來。還沒有哪個人的到來能讓這里的華人如此充滿自豪和期待。
翹首以盼,終于等到莫言12月5日離開“陽光燦爛,心情很好”的北京前往瑞典。好事多磨,老天爺下了場雪,以致斯德哥爾摩機場癱瘓,不能正常開放。莫言事后在諾貝爾晚宴上講,能在瑞典領取這個獎就像是一個童話。的確如此,這里本來就是一個童話的王國。位于北歐的瑞典靠近北極,部分國土就在北極圈內。12月是瑞典白晝最短的時候,但冬日厚厚的白雪在天空的星光和絢麗的北極光下,把城市和村落映照成童話般的幻境。此時,家家戶戶會特地點亮只在12月才掛出的各色各樣的圣誕燈,房屋里也有著童話般的溫馨和祥和。
瑞典中國留學生在斯德哥爾摩市區的一家商場里,組織了一場頗具民族風情的“紅高粱”快閃活動,慶祝莫言的到來。其實,當地熱情的華人沒能按原計劃的時間在機場接到莫言,心里還是非常緊張的,生怕他有半點閃失。幸好,暴風雪沒有影響到12月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也沒有影響莫言的心情。
莫言的瑞典之行來去七八天時間,行程安排相當之滿。諾貝爾基金會的安麗卡在電話里告訴我,本來每年媒體都可以通過他們預約采訪,但是今年莫言拒絕接受任何專訪,而且到瑞典之后的行程,大體上已事先排滿。因此與瑞典華人社團的互動,除了使館簡短的招待會外,盡量不再安排其他活動,主要是希望莫言12月10日參加諾貝爾領獎儀式時能夠更加精神飽滿。經過多方的努力協商,當地華人終于爭取到12月8日中午莫言和瑞典華人工商界的午宴會,以及12月9日晚上與瑞典華人社團代表的聚會。瑞典華人各界除了踴躍參加每一次莫言的演講和交流外,也希望藉聚會機會向莫言表達大家對他熱烈的歡迎,分享瑞典華人無比的欣喜和自豪。
旅居瑞典的華人工商界與莫言的午宴會由瑞典華人工商聯籌劃和主辦。我作為其中一位具體組織者,參與了部分籌備工作。這是工商聯成立多年來最為重視、最具挑戰性的一次活動——既要和莫言一起歡慶分享這一時刻,也要充分愛護和照顧好莫言先生和他的家人。接待方案一再更改、不斷完善,幾個不眠之夜后,會長王建榮先生拍板確定了每一個細節。歡迎海報“蛙豐酒紅”和請柬特地在國內設計和印刷。“蛙豐酒紅”分別代表了莫言的4部著作:《蛙》、《豐乳肥臀》、《酒國》、《紅高粱家族》。海報上還分別用中英文對4本著作做了一句話的簡介,紅黃和藍黃分別代表了中瑞兩國的國旗顏色。中午約12點半,當莫言一行微笑著踩著積雪步入大廳時,所有團隊早已有條不紊開始負責各自的組織任務。
慶祝活動特地選在被瑞典皇家圖書館譽為“斯德哥爾摩西城區最漂亮的古式建筑”里,這幢小樓不僅有瑞典皇家圖書館頒發的文化保護單位證書,而且還是諾貝爾曾小住過的地方。莫言在即興發表講話時,感嘆華人在世界各地辛勤的工作,為加強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華僑到外國工作、生活,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行為,也是一種文化行為,代表了人類的一種進步,也代表了未來。莫言感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女背井離鄉、跨海越洋,在外面創造生活、創造文化,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也為當地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當年,瑞典的哥德堡號穿越重洋來到中國時,也有許多中國人到達了瑞典,與瑞典人一同勞動。地球上只有鳥飛不到的地方,沒有華人到不了的地方。宴會上,莫言仍不忘講述故事,也不斷表達他的率真與幽默。
王建榮道出了華人的心聲:“莫言先生得獎,是莫言本人的驕傲,也是我們全體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以中文為母語的所有人的驕傲。莫言先生獲獎后,也引起了‘中國熱’,使世界更了解了中國。同時,我們也更期待著,更多的中國人將來繼續得到更多諾貝爾的獎項。”
從丹麥特地過來參加慶祝會的哥本哈根市議員、北歐唯一的華人議員王海迪在會上深情演講。她自小隨父母去臺灣,理解不了生于濰坊(離莫言的故鄉高密很近)的母親對故鄉的夢回縈繞,莫言的小說讓她彌補了這份對故土的情感體驗,也讓她能深切地體會母親的那份眷念。
12月10日頒獎典禮的前夜,由瑞典華人聯合會籌辦的瑞典華人社團代表聚會,和莫言一起分享了一個溫馨的北歐冬夜。沒有簽字,沒有太多媒體的打擾,有的只是北歐冬夜特有的圣誕甜酒“格洛格”、姜餅、親手包的餃子、悠揚的露西婭歌聲和中國留學生朗讀莫言作品。
最重要的頒獎日子終于來臨。也許是因為還沉醉于前夜北歐的圣誕甜酒,莫言竟然在晚宴上把答謝稿忘在了旅館,睿智、真情的即興演講反而造就了一段佳話。
12月13日是瑞典的露西婭節,這是瑞典人最鐘愛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瑞典的各個學校、企業、機構都會慶祝節日。露西婭是傳說中的光明女神,在瑞典最黑暗、最寒冷的時刻降臨,為人們帶來溫暖,振奮人們的精神。安詳的冬天里,到處都能聽到天籟般的露西婭歌聲。莫言一行就在這歌聲里滿載著祝福離開瑞典,啟程回國。
華人們依依不舍,期望莫言早日再次訪問,探討中國文化。他們留好了莫言著作潔凈的扉頁,期待莫言的親筆簽名,因為這是華人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最好的證明,而見證這一時刻是大家一生的榮幸。
這一時刻,莫言是世界的,自豪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