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的影視改編必須要從小說的主題顯現入手。從根本上來說,影視作品一般是力圖保有文學作品的精神實質,雷諾阿早在1974年就說過:“我對原著的背離其實只是表面的,我想,大體上我還是一直保留著它的精神實質。對于我來說,劇本不僅僅只是一個工具,我們在為這一個不變的目標不停的進步,從而劇本也要不停的變更,而即使有些作者們懷有這樣的目標,他們自己也不一定就能發現?!边@一表述代表了改編者的普遍心態。但是,由于圖像表現與文字表達的迥異、影視改編者對小說不同的理解與把握,以及觀眾接受能力和品味的不同,影視改編作品的主題顯現總是與小說存在一定的距離,這說明了影視改編對文學作品的再創作,同時也表明影視改編對文學作品主題的多元化取向?!段饔斡洝返挠耙暩木幰彩侨绱?。
一是小說主題的綜合體現。就小說而言,《西游記》主題眾說紛紜,清人所論,“或云勸學,或去談禪,或云講道,皆闡明理法,文詞甚繁”[2],大多是附會的解釋。但從整體故事來看,《西游記》包含著兩個基本的文學母題:一是人性的自由本質與不得不接受約制的矛盾處境,二是人必須歷經千難萬險才能獲得最終完善和幸福的意義。在這兩大主題方面,央視86版《西游記》可謂兼容并收的代表之作。這部作品極大地保留了原著的內容,表現出反抗壓治、追求自由、追求正義、以及不畏艱險、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主題。該劇以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為載體,很好地展現了小說的兩大主題,而且由于主題符合傳統百姓的心態,表達清楚,演員表演出色,使該劇成為20年來少有的經典。
二是愛情主題的異軍突起。小說《西游記》受到佛教的影響,在主題上加大了“禁欲”的色彩,其中唐僧、孫悟空、沙和尚都是不近女色的,單單只有豬八戒好色,但是他又常常被人戲弄,是批評的對象。因此,小說《西游記》缺乏男女之情的描寫和提倡。這一局限被發掘后,愛情主題成為當代《西游記》影視改編的一方重地。早在央視版的《西游記》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初步嘗試,如《趣經女兒國》中已經有了唐僧愛情萌動的初步展示?!段饔斡洝窅矍橹黝}的高峰是周星馳主演《大話西游》(1994年)。影片破天荒地給原著中不近女色的孫悟空敷衍了一段穿越時空的刻苦銘心的戀情,顛覆了傳統小說中的內容,也為后來《西游記》影視改編和創作的主要方向奠定了基礎。近年來的《西游記》影視改編與創作大多著重于愛情主題的挖掘。例如香港TVB1996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西游記》把主要精力放在戀情的編織上;《春光燦爛豬八戒》(1999年) 、《福星高照豬八戒》(2004年)、《喜氣洋洋豬八戒》(2005年)把豬八戒塑造成了新時代的“情種”;《情顛大圣》(2005年)更是給神圣的宗教領袖唐僧安排了一場凄美動人愛情故事。
三是多樣思想的顯現。當代的《西游記》影視改編表現出主題思想的多樣。例如TVB版《西游記》立足于宗教思想,主題上宣揚了正義及善惡觀念,因而改變了唐僧軟弱窩囊的形象,把他塑造成一代高僧。這部《西游記》弱化了孫悟空,強化了唐僧,加大了佛教主題的表現。而《春光燦爛豬八戒》、《福星高照豬八戒》等“豬八戒”系列等作品則是《西游記》的擦邊球,作品由此發揮了更多的想象,而劇中豬八戒形象的大換血、故事情節的再創作,表現出人性的重新認知與自我抗爭這一重大主題。其他如《西游記后傳》(2000年)、Flash動畫片《大話西游后傳》(2004年)則通過荒誕的情節和人物解讀當代,借搞笑的機會透視人類自身的心靈與社會的背后。多樣主題的恰恰表現了《西游記》小說與影視之間的相互依存與創作:小說《西游記》的豐厚意蘊是影視改編的源泉,影視《西游記》通過借助文學作品對當代社會與當代人重新解讀進而發揚了《西游記》原著的主題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