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為會員服務開創攝影維權工作
編者按:5月28日,2014年全國文聯維權工作會議在北京中國文藝家之家召開,全面總結了近年來全國文聯文藝維權工作,交流了工作經驗,要求提高認識,明確思路,切實落實《中國文聯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維權工作的意見》,扎實有效地推動文藝維權工作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中國攝協、上海市文聯、四川省文聯、江蘇省文聯、北京視協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利用著作權集體管理方式
開創攝影維權工作
為會員服務是個大概念,權益保護是最實惠的點,而為攝影工作者維權又是幾代協會人的愿望。用什么方式為攝影家維權,攝影家協會也經過了多年的嘗試。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攝協向中國作家協會學習,也設立了權益保障委員會,但是,由于這個委員會缺乏有具體指向的工作內容,一直沒有開展實質性的工作。
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攝影作品作為深受公眾歡迎的文化產品和傳播樣式被社會廣泛使用,然而,攝影作品被侵權事件也逐年增多。這其中有兩個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第一是1998年2月,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了《百年老照片》一書,共收錄二十世紀百年來已發表的照片1683幅,所有照片均沒有為作者署名,這其中就包括徐肖冰、高帆、侯波、呂厚民、解海龍等32位著名攝影家的攝影作品。這些攝影家聯名把經濟日報出版社告上法庭,此案最終以攝影家勝訴并獲得較高賠償結案。
第二件事是華晨拍賣公司在北京舉辦首次攝影作品專場拍賣會,把呂厚民、王東、小莊等著名攝影家的作品列入拍賣圖錄,由于這些作品未能得到作者的許可,引發了又一起攝影家訴拍賣行的法律訴訟案。時任中國攝協主席邵華為此給攝協打來電話要求為攝影家維權。但是,由于拍賣行為不受《著作權法》約束,我們沒有足夠的法律依據為攝影家主張權利,最終這些攝影家敗訴。
這兩個案例再次引發了攝影家對版權維護的強烈要求。對此,協會分黨組根據新時期攝影維權工作的重要性,決定要做好為攝影家維權服務。為此,協會把權益保障委員會更名為著作權工作委員會,工作方向直指保護攝影著作權。
在我們努力探索以什么方法和手段來開展攝影著作權保護時,我們遇到了一個歷史機遇。2004年下半年,國務院向社會征求《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的意見?!稐l例》明確了只要有50個自然人就可以申報成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而且是壟斷性的全國只能獨此一家,這對我們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為此,我們積極與國家版權局進行溝通,試探是否可以允許在攝影家協會的框架下,增加攝影著作權集體管理的職能。但是回答是否定的,按《條例》要求必須單獨成立一個協會,專門從事集體管理工作。機會稍縱即逝,如果有其他的攝影組織和個人率先向國家版權局提出成立攝影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并獲得批準,那么中國攝影家協會為會員維權服務的功能將極大削弱并永遠沒有機會從事著作權集體管理。鑒于音協與音著協合作上出現的問題,中國文聯黨組要求攝協必須確保對攝著協的合作安全和相對掌控前提下發起成立,攝協認真策劃迅速投入人力物力,積極籌備成立攝影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
我們的籌備工作得到了國家版權局和中國文聯文聯權保辦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努力和積極開拓,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于2008年11月成立。
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是新聞出版總署(現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署屬協會,我們是在用這個牌子和陣地來做攝影家協會的攝影維權工作。我們認為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管好這個協會,利用這個組織來做好我們攝協的維權工作。
協會嚴格按照文聯黨組對攝協開展攝影著作權保護工作指示精神,先后派4名在編人員管理這個協會。我們的人員在攝著協擔任了法人、總干事,副總干事和攝著協秘書處的工作人員,在攝著協主席團的領導下,依靠攝影著作權人開展攝影維權工作。
在新形勢下,攝影家要求最突出的服務就是版權維護。我們認為,要想做好攝影著作權保護工作,必須加快推進修改《著作權法》,以改善對攝影著作權的保護水平。在促進修法的工作中我們確立了三個目標:一是要求延長攝影作品的保護期。我國現行《著作權法》對其他藝術門類作品的保護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逝世后50年,唯獨對攝影的保護僅為作品產生后50年,比其他門類少了50到80年,攝影家在現行法律下處于二等公民的地位,這對發展和繁榮攝影藝術事業,對激勵攝影家從事攝影藝術創作十分不利。為此,我們利用各種機會向國家立法機構和行政主管部門呼吁,要求提高對攝影著作權的保護水平,提升攝影家的法律地位;二是結合近年來中國拍賣市場的興起和趨向繁榮,以及攝影家的權益在拍賣市場上受到的侵害,我們提出在《著作權法》中增加追續權。追續權一旦在《著作權法》中被確立,攝影家的著作權就可以延伸到拍賣乃至畫廊等作品交易市場,使他們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的保護;三是我們要求完善廣播權法定許可相關條款。現行《著作權法》對廣播電視使用各類作品做了付酬的規定,但是除音樂作品外對其他作品如何付酬沒有做出明確的表述。完善這條法律規定就是便于我們依法維護攝影家在電視領域使用攝影作品的權利。經過我們不懈的努力,在國家2012年啟動的第三次全面修改《著作權法》中,我們所提出的三項修法建議都被寫進了新的《著作權法》草案之中。
第二,依法推動“教科書法定許可”法律規定得到落實,積極推進教科書出版社向攝影家支付使用版稅?!吨鳈喾ā吩?span lang="EN-US">2001年就寫入了“教科書法定許可”規定,但是十余年來教科書出版社一直沒有向攝影家支付稿酬,攝影家也不知道他們的作品還能從教科書使用中得到稿酬。有了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就具備了執行這一法律規定的職能。為此,我們依法與教科書出版社進行談判,為攝影家爭取教科書使用稿酬。我們首先拉動了規模最大、出版教材最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使其每年向攝影家支付作品稿酬,從2009年到現在人教社已經支付了200余萬元。不僅如此,為了推動全國近百家教科書出版社都能按法律規定向攝影家付酬,我們還積極推動國家版權局等政府部門盡快出臺“教科書付酬標準”。經過與其它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共同努力,2013年12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版權局以政府令的形式,聯合頒布了《教科書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強制規定了教科書使用各類作品的付酬標準。從今年開始,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向全國近百家教科書出版社開展收費工作。據我們粗略測算,每年這些教科書出版社應該向攝影家支付攝影作品使用費在5000萬到7000萬元之間。
攝著協成立后使我們獲得了由政府和法律雙重授權的保護攝影著作權的職能,從而使中國攝協在聯絡、協調、服務基礎上又增加了維權這個重要內容。由于成立了攝著協,從而得到了由國家賦予的對攝影家的版權保護、攝影作品的傳播、使用,以及攝影稿酬的收轉等多項法律職能,這些職能是中國攝協等藝術家協會無法獲得的。今年,攝著協將專門為中國攝協的會員進行稿酬分配,這將是中國攝協成立60多年來,會員第一次拿到在國家賦予版權保護職能后維權收獲的利益分配,這也是全國性攝影團體或組織唯一一個能向會員分配稿酬的協會。這將對激發中國攝協會員的創作性是一個巨大鼓舞,對中國攝協會員的版權保護意識得到極大加強,對中國攝協會員的榮譽感得到進一步提升,使得中國攝協在會員心目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在工作中我們擺正兩個協會的關系,以相互支持、相互促進,以推動中國攝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為共同目標。中國攝協對攝著協的工作也給予多方面的支持,最近又進一步解決了辦公用房等具體問題。攝著協把對中國攝協會員的服務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為了加強對中國攝協會員的維權服務,對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加入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設立綠色通道,給予不設任何條件的優先辦理。希望通過3-5年的努力,對攝協會員全覆蓋,即攝協會員也是攝著協會員,攝著協對其會員的維權和福利就是對攝協會員的直接服務。反過來攝協也支持攝著協會員發展,協會對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的會員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給予加積5分的待遇。
現在,攝著協已經收取200余萬元的攝影作品使用稿酬,前不久,在山東東營召開的中國攝影家協會全國基層工作交流會上,我們向大家通報了這個信息,大家一片歡騰,認為中國攝協為會員做了一件大好事。
我們所做的攝影著作權保護工作,始終得到中國文聯黨組領導和權保部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由中國攝協實際操作的攝影著作權集體管理工作模式,得到了國家版權局領導以及業界的廣泛認同,按照黨中央賦予人民團體依法維護文藝工作者權益的新要求,開辟了一條為攝影工作者維權的有效道路。
(作者為中國攝影家協會著作權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總干事)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