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公益大講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李剛田:時代造就了“書法熱”

      時間::2018年12月06日 來源:中國文藝網 (編輯:胡艷琳)

      【藝術之花 絢麗綻放——藝術公益大講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

        編者按:讓優質的文藝內容借助網絡平臺“飛入尋常百姓家”,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和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聯合光明網制作并推出《藝術公益大講堂》系列視頻節目。《藝術公益大講堂》旨在凝聚文藝名家共同開展網絡藝術優質資源共享和知識普及,創新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打造適應互聯網時代藝術傳播規律的網絡公益精品節目。在接受《藝術公益大講堂》專訪時,文藝家們不約而同地暢談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不同藝術領域的重大變化和豐碩成就,表達了對社會主義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強烈期待和巨大信心。

        中國當代“書法熱”的興起和改革開放是同步的。改革開放帶來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解放,讓中國書法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日前,西泠印社副社長、書法篆刻家李剛田在接受《藝術公益大講堂》專訪時,講述了中國當代書法四十年的發展和創作變化。

        中國書法如何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書法家如何踐行藝術為人民?李剛田表示,書法作品只有得到歷史的認可,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人民的認可,才能夠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書法家,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為人民拿出符合傳統文化精神、符合中華美學精神、符合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

      西泠印社副社長、書法篆刻家李剛田

        “這個時代造就了‘書法熱'”

        書法是一種耳濡目染的初染式教育。從改革開放開始興起“書法熱”到現在40年了,可以說“書法熱”和改革開放是同步的。改革開放以后,整個大的氛圍出現了一種思想解放和文化解放,這讓書法迎來了新的春天。

        當代“書法熱”的四十年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書法熱”的出現,不是英雄造時勢,也不是某一個特別優秀的書法家或者某幾個書法家帶動了這個時代的書法熱,而是這個時代造就了書法熱。

        “書法的‘功利性'是把‘雙刃劍'”

        書法入展帶有一定的“功利性”,這種“功利性”又是當代書法四十年繁榮發展的動力。同時,書法入展是對傳統人格修煉的一種“變異”。這是一把“雙刃劍”,就看如何去把握了。

        “人民是我們創作的源泉”

        書法最終要得到歷史的認可,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人民的認可,才能可持續發展。書法不是幾個文化人、幾個書法人在圈內爭奇斗艷,不是對影自憐,不是自己欣賞自己。否則,書法永遠不能發展。

        人民是我們創作的源泉。作為一個書法家,怎樣踐行藝術為人民?最根本的就是為人民拿出符合中華美學精神、符合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拿出更好的精神食糧給人民。我們要貼近人民,要服務人民。但是,對于書法家來說,我們更主要的任務就是使當代書法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這本身就是藝術對人民最好的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