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說,更是一座音樂底蘊深厚的城市。傳承了250多年的膠東大鼓,歷經400多年發展演變的蓬萊大桿號,距今300多年的闖海之歌長島漁號,聲名遠揚的“京劇碼頭”“呂劇之鄉”……在老院落中靜坐一隅,聽一聽膠東大鼓和古琴,剪一紙紅艷艷的窗花……這座滿溢文化底蘊的城市,宛如一座藝術的富礦,不僅為藝術名家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也承載著大眾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今年,煙臺提出打造“音樂之城”的目標,以音樂為靈動紐帶,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彰顯出獨有的浪漫氣質。黃渤海之濱,仲春之夜。“金鐘之星”翩然而至,為音樂底蘊深厚的煙臺再添一場音樂盛會。
向人民匯報,傳大地回聲。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用最美妙的旋律禮贊時代、回報人民,3月13日晚,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煙臺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向人民匯報——中國音協“金鐘之星”藝術團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在煙臺大劇院精彩呈現。
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韓新安,中國音協副主席戚建波,中國音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張天文、王亞春,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程守田,山東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述興,煙臺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波等嘉賓與現場近千余名觀眾共同觀看了演出。
主持人:李佳明、彭文馨
演出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李佳明和山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彭文馨聯袂主持,匯聚超強陣容,雷佳、廖昌永、呂繼宏、王歌群、呼斯楞、喻越越、鄒淑珍、于海洋、袁野等歌唱家和青年演奏家張倩淵、江洋、黨華莉輪番登臺。
演出在歌伴舞《春風十萬里》熱烈昂揚的旋律中正式拉開帷幕。《生生不息》《夢想有一天》《心中飛出一首歌》《沂蒙山小調》《莫尼山》《鴻雁》《如愿》《美麗中國》《咱老百姓》《可愛的一朵玫瑰花》《我的好媽媽》《放風箏》《天邊》《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等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引起現場的強烈共鳴,宛轉悠揚的旋律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美好。嗩吶獨奏《百鳥朝鳳》、小提琴獨奏《引子與塔蘭泰拉》、琵琶獨奏《十面埋伏》驚艷四座,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春風十萬里》演唱:王歌群 鄒淑珍
《生生不息》《夢想有一天》演唱:于海洋
“愿像一顆宇宙般的心守護大地,像太陽般的心照耀大地,像溪流般的心滋養萬物,讓魚兒暢游其中。”青年歌唱家于海洋選擇《生生不息》《夢想有一天》兩首歌,表達了溫暖、包容、夢想,承載著他美好的祝福。
嗩吶獨奏《百鳥朝鳳》演奏:張倩淵
“這次演出以‘向人民匯報’為主題,意義非凡。”青年嗩吶演奏家張倩淵精心挑選演奏誕生于山東的著名嗩吶曲《百鳥朝鳳》,借由這首經典之作,向山東的父老鄉親匯報演出成果,這與“藝術為人民服務”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能將藝術的魅力傳遞給廣大民眾。“在演奏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臺下觀眾與我之間有一種特別親切、緊密相連的情感。”張倩淵說。
《心中飛出一首歌》《沂蒙山小調》演唱:袁野
小提琴獨奏《引子與塔蘭泰拉》演奏:黨華莉
《莫尼山》《鴻雁》演唱:呼斯楞
蒙古族歌手呼斯楞談到這是他首次踏上煙臺這片土地,回憶小時候,人們形容草原是靜止的大海,親身來到仙境海岸,他真切感受到了大海宛如流動的草原。
《如愿》《美麗中國》演唱:喻越越
音樂劇演員喻越越在首次奔赴煙臺的旅途中,留意到這里紅色文化底蘊深厚且源遠流長。她精心挑選了兩首融入紅色元素、朗朗上口的通俗歌曲。《如愿》一曲滿含對煙臺老百姓的誠摯祝福;《美麗中國》則承載著對偉大祖國的美好祈愿,祝福祖國永遠繁榮昌盛,山河壯麗。
《咱老百姓》《可愛的一朵玫瑰花》演唱:呂繼宏
琵琶獨奏《十面埋伏》演奏:江洋
《我的好媽媽》《放風箏》演唱:雷佳
《天邊》《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演唱:廖昌永
《我和我的祖國》演唱:廖昌永 雷佳
演出最后,中國音協副主席、女高音歌唱家雷佳,中國音協副主席、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攜全體演員共同唱響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將演出現場氛圍再次推向高潮。時隔20年,雷佳再度來到煙臺,這里的熱情依舊讓她深受觸動,她滿懷深情地祝福道:“煙臺有許多音樂愛好者,群眾音樂藝術文化活動極為豐富,希望大家都能從藝術的海洋中感受到更多美好,實現自我成長,讓心靈得以充實。”
中國音協“金鐘之星”藝術團作為國內頂尖文藝惠民品牌項目,成員主要由歷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及評委組成。藝術團自2010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志愿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經典的節目和精湛的技藝,很好地豐富了基層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成為群眾喜愛的文化盛事、文藝志愿服務的激昂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