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河北省文聯主辦,河北省文藝志愿者協會、廊坊市文聯、固安縣委宣傳部承辦的強基工程“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學雷鋒文藝志愿服務特別行動走進河北固安林城村。
文藝志愿者的到來為初春午后的固安縣林城村帶來勃勃生機,在一曲由王小瑋演唱、固安縣廣場舞協會舞蹈隊伴舞的《中國美》中,演出正式拉開帷幕,這支由300位愛好跳廣場舞的阿姨組成的舞蹈隊也是今天這場活動的主要演員。“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在王小瑋的帶領下,在場群眾齊聲高唱《學習雷鋒好榜樣》,耳熟能詳的旋律、家喻戶曉的名字、深入人心的事跡讓人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懷念先烈,從歌聲中感受“雷鋒精神”的力量。對于文藝志愿者而言,此刻的“雷鋒精神”也意味著用藝術的熱情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文藝志愿服務精神。馬佳的一曲《志愿中國》,唱出了志愿精神的強大力量,也唱出了文藝志愿者的心聲。
文藝創作源于人民,文藝志愿服務人民。伴隨烏蘭圖雅激昂的歌聲,舞蹈隊熱情洋溢,在《站在草原望北京》《點贊新時代》充滿節奏的旋律中歡快起舞,跳出了活力,也舞出了新時代充滿奮進精神的豪情。褚文芳是此次舞蹈隊的領隊,作為一名資深廣場舞愛好者,她為自己能夠參與此次活動感到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能夠有這樣寶貴的機會,為弘揚雷鋒精神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緊張的是,擔心自己在舞臺上的表現不夠完美。”她說,“當充滿活力的音樂響起時,所有隊員全身心地投入表演,飽含著對雷鋒精神深深的敬意與傳承雷鋒精神的決心。”
作為燕趙大地的藝術瑰寶,河北梆子以其獨特的唱腔和表演風格傳唱著歷史的悲歡離合——在舞臺上,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吳桂云現場指導固安的戲曲愛好者唱河北梆子,并表演《鐘馗》選段,高亢激越的唱腔道出了謳歌正義、鞭撻邪惡的主旨精神。此外,方錦龍的器樂獨奏《十面埋伏》,以及他與李菁、李涵合作的國樂相聲秀《樂來樂快樂》讓觀眾欣賞到傳統國樂與相聲之間碰撞的火花。“曲藝以講故事為主,過去有很多反映雷鋒精神題材的作品,如朱光斗的《學雷鋒》,還有李潤杰的《風雨行》等等。我也希望通過經典作品的傳承把雷鋒精神繼續傳揚下去。”相聲演員李菁說。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在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女高音歌唱家呂薇的領唱下,大家齊聲共唱《我和我的祖國》,熟悉的旋律回蕩在廣場,人們在歌聲中抒發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伴隨著由呂薇、馬佳演唱的《春風十萬里》,舞蹈隊在這個萬物復蘇的時節舞出了春的活力,也舞出了中國百姓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希冀。“小時候,雷鋒精神給了我們很多力量,今天在學雷鋒紀念日為大家演唱,希望通過文藝志愿的力量來傳播弘揚雷鋒精神。文藝感染力強,可以生動活潑地宣傳雷鋒精神。”呂薇說。
大家的精彩表演讓現場掌聲不斷,來自音樂、戲曲、曲藝等藝術門類的文藝名家與林城村的百姓、文藝愛好者深入交流、同臺共演,在春風化雨中培育基層文藝的新生力量。“到人民中去,讓靈魂再受一次洗禮;到人民中去,用一生報答她的養育……”當全體演員合唱《到人民中去》時,大家再一次感受到文藝志愿服務傳遞的愛與希望——文藝志愿服務以藝術為筆,描繪美好生活的期盼;文藝志愿者在送文化、種文化中弘揚雷鋒精神,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