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至12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共延安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延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延安市美術家協會協辦的“強基工程”新春特別行動——中國美術家協會“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春走基層赴延安采風慰問活動在陜西延安開展。
啟動儀式合影
2月11日上午,活動啟動儀式于甘泉縣象鼻子灣村展開。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屈健,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王平,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偉,陜西省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藺雨,中國美協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主任、陜西省美協主席、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陜西省美協黨組書記、秘書長吳江峰,延安市文聯黨組書記張利東,甘泉縣委書記左新文,同孫劍、王犇、陳輝、王利軍、王瀟、郭琳、任清、王肖峰、王興華、張民浪、焦永峰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出席活動。李偉主持啟動儀式。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屈健致辭
屈健表示,“強基工程”是中國美協以文藝助力基層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行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動是中國美協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擔當。延安作為中國革命的根據地,承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內涵。延安甘泉縣象鼻子灣村是中國美協在全國設立的首個“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藝志愿服務實踐點。希望通過贈送美術書籍、年畫招貼,為鄉親們的生活增添色彩與歡樂,讓大家感受到藝術之美,獲得精神上的鼓舞。也希望各位美術家珍惜這次機會,深入延安的街頭巷尾、田間地頭,與鄉親們面對面交流,用心感受他們的生活與情感,用畫筆描繪延安的新變化、新風貌,創作出更多有溫度、有深度、有高度的精品力作,將黨和國家的關懷與溫暖傳遞給延安人民,為延安的文化建設與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陜西省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藺雨致辭
藺雨在致辭中表示,延安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文藝工作歷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甘泉縣象鼻子灣村,作為陜西首個中國美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藝志愿服務實踐點,是踐行文藝為民初心的重要陣地,推動了這片革命老區的文化繁榮和鄉村振興。這次活動是落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務基層要求的具體行動,也是推進文藝惠民、基層慰問、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有力舉措。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進一步推動優質文藝資源下沉基層,讓美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延安市文聯黨組書記張利東致辭
張利東在致辭中表示,長期以來,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心系革命老區延安,積極引導和組織藝術家們深入甘泉象鼻子灣實踐點,與延安共建“延安版畫藝術中心”,開展各類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文藝為人民的使命擔當。在中國美協傳幫帶下,延安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群眾,創作出一批有溫度、有生活氣息的文藝佳作,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今后將繼續努力發揮好文藝服務志愿實踐點和魯藝示范項目帶動作用,加強與各方聯系協作,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努力推動延安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中共甘泉縣委書記左新文致辭
左新文在致辭中表示,1935年,毛澤東同志在漫天飛雪的象鼻子灣村向紅軍將士發出了“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的時代強音。九十年后的今天,中國美協和陜西省市文聯、美協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實踐賡續紅色血脈,這份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正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對延安精神的生動詮釋。希望通過各位藝術家的妙筆丹青和聰明才智,生動展現甘泉的新風貌、新發展,讓更多人了解大美甘泉、愛上這片熱土,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繪就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新畫卷。
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偉主持啟動儀式
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王平和中國美協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主任、陜西省美協主席、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向甘泉縣象鼻子灣村捐贈美術書籍、年畫招貼,延安市文聯駐村第一書記拓鈺東,象鼻子灣村支部書記賈錯文接贈
延安文藝紀念館合影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畫脈。11日下午,采風慰問團赴魯迅藝術文學院舊址考察調研,在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舊址、魯藝版畫中心、延安文藝紀念館等地,采風慰問團成員認真聆聽講解,通過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真實的文物資料,感悟六屆六中全會、紅軍長征等革命事跡的重要意義和歷史地位,重溫延安時期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出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的輝煌歷史。在魯藝版畫中心,采風慰問團成員與當地藝術家進行了深入交流。此次考察調研,是一次追尋紅色文藝足跡、傳承延安精神血脈的生動實踐。
美術家合作《清涼盛景圖》《秋風架下說古今》
以筆墨為媒,以藝術為魂。11日晚,美術家們滿懷激情,以延安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精神為主題創作,通過中國畫、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生動展現了延安的獨特魅力,更傳遞出對延安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第42屆延安過大年”秧歌匯演現場
2月12日,正值農歷新春和元宵佳節,采風慰問團一行來到“第42屆延安過大年”秧歌匯演現場采風。秧歌是延安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陜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匯演現場,鑼鼓喧天,彩綢飛舞,各區縣秧歌代表隊身著鮮艷的傳統服飾,以歡快的舞步和生動的表演展現了陜北人民熱情奔放的性情氣質,也體現出延安新時代的精神風貌。表演內容豐富多彩,傳統秧歌融合現代科技媒介,贏得觀眾陣陣掌聲,也給采風團隊員們留下一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的深刻體驗。
參觀安塞南溝村脫貧攻堅產業園現場
12日下午,采風慰問團來到安塞,實地參觀了南溝村脫貧攻堅產業園區。隨后又前往安塞文化館,詳細了解安塞剪紙、農民畫、腰鼓等民間藝術的傳承歷史、制作工藝和發展現狀,體悟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形式和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安塞文化館合影
繼往開來,方能歷久彌新。此次延安之行,既緬懷了革命歷史時期老輩文藝家開赴新天地、開辟新文藝的艱苦歷程,又走進了延安的大山鄉村,以筆墨觀照延安人民和人民生活新圖景。前者連接過去,后者面向未來,傳承其中的是美術藝術家們回應時代人民呼喚,始終如一的家國情懷,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既是“落腳點”,亦是“出發點”。中國美協將始終把“文化惠民、文化為民、文化樂民”作為根本宗旨,繼續扎實推進“強基工程”“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走基層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