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爭艷報春來
——“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24春節大聯歡”側記
神采奕奕的老藝術家和近年涌現的青年文藝工作者并肩而坐,“龍門”造型的舞臺寓意吉祥,結合著名書法家和民間工藝大師作品制作的“福”字、對聯、窗花、刺繡、剪紙等“氣氛組”鋪滿桌面,當非遺歌舞《龍行天下》的鼓聲響起,五條國家級非遺重慶銅梁龍的荷花龍、競技龍、大蠕龍在舞臺和觀眾席間纏戲騰躍,龍鱗閃耀……這是1月13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辦的“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24春節大聯歡”現場一幕,可謂是“百花爭艷,綻放滿堂彩;龍騰虎躍,鑼鼓報春來”。
“2024百花迎春”以三組百花送福的主題勾勒出整場晚會的節目主線,由老藝術家帶領青年演員用百花圖獻上新春祝福,以文藝事業的代代傳承和不斷創新向新時代致敬。
“我畫的《百花圖》,就是祝大家百花迎春、新年快樂!”伴隨著《百花圖》在大屏幕上徐徐展開,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美術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敦煌藝術和工藝美術設計研究專家常沙娜獻上自己的祝福。“正因為有常沙娜老師這樣的老一輩藝術家的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得以更好地代代傳承。新春之際,我想借電視劇《繁花》,祝大家在追夢路上繁花亦繁華。”青年演員唐嫣說道。《百花圖》里,彩蝶戀花、萼酣葉蓬,其旺盛的生命力一如常沙娜促使千年敦煌畫卷踏沙穿越的蓬勃生命經歷,承載了中華歷史文明敦煌篇章與現代藝術設計有機結合的時代之變。
“今天,和年輕人站在一起,我總能想起我的青春和初心。我12歲就加入八路軍抗敵劇社,從事革命文藝80多年,紅色是我身上最深的底色。你們年輕,我也年輕,只要心不老,我就要把革命故事講給一代又一代人聽,讓中國精神代代相傳。”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和青年演員吳磊,步伐沉穩地走上舞臺,送上刺繡之花《初心盛放》。朵朵白玉蘭象征老藝術家“藝”心向黨,展現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奮斗。《初心盛放》行走14億針,由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領銜百名繡娘耗時半載完成。
“這一幅《百花圖》是由人工智能繪制,上面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多個鮮花品種的開放,呈現一派和平、繁榮、幸福、吉祥!”“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朗聲說道。青年演員迪麗熱巴接著說:“王蒙老師以前在新疆生活了16年,他的很多反映新疆的文學作品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這鼓勵我們,要做好中華優秀文化交流和傳播的使者。”王蒙帶領迪麗熱巴送上了“一帶一路” 《百花圖》,這幅《百花圖》以文藝與科技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的理念,勾花點葉、共繪未來,呈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時代特點。
整場演出中,各藝術門類的精品佳作匯聚一堂,以多姿多彩、悅耳動心的文藝形式贊頌中華文明之美、共賀新年新氣象。張淇、胡夏演唱的歌曲《詩仙》自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句改編而來,節目把電影《長安三萬里》、舞劇《李白》等內容與多媒體創新融合,讓流行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音樂舞蹈《舞動八音盒》由“影視跨界舞者”王麗坤、金晨和“中國舞協2023年度頂尖舞者”陸奎文、朱瑾慧、蔣林蓉、姜愛東、金萌萌、柴爾斯唯美演繹,八位舞者在旋轉八音盒中身著以中國傳統色彩為主調的服飾登場。飛袂抖展、羽翎流顫、曳轉生姿,風格各異的舞蹈在傳承創新中呈現出中華美學意蘊和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團、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共同帶來的節目《樂舞中華》包括芭蕾舞劇《紅樓夢》選段、朝鮮族女子雙刀群舞《冬》和從遼代“散樂圖”壁畫獲得靈感的古典舞群舞《散樂圖》,與觀眾一道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深受線上線下觀眾喜愛的青年演員陳麗君、李云霄帶來越劇《新龍門客棧》選段,返璞歸真演繹傳統戲曲精髓。從網絡綜藝節目走紅的安達組合則將歌曲《如愿》融入內蒙古說唱元素,用吉他和馬頭琴奏響一陣陣草原豪邁的天籟和聲。
“汗水澆花花盛開,天為幕,地為臺。謳歌家國,歡樂四海。”歌曲《百花引》在歌唱家吳碧霞、歌手阿云嘎的深情演繹下,呈現出春光燦爛、百花清正的大好氣象,向觀眾傳遞了人民文藝的甘醇與芬芳、文藝工作者向陽而生的赤子情懷。梅花綻放、牡丹雍容、荷花高潔、山花爛漫,百花齊放,朵朵綻放獨特光彩;金雞報曉、金鐘和鳴、金像傳神、金菊飄香、金鷹翱翔,顯露披沙瀝金的含“金”量;美術妙像、蘭亭流觴、啄木聲聲、時代風尚,傳遞至真至善至美……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國家級文藝獎項的獲獎者、備受尊敬的中國文聯終身成就藝術家稱號獲得者共唱《掌聲響起來》,為文藝的榮耀高光時刻喝彩、為新時代新征程鼓勁。
“2024百花迎春”集中展現了近年創作的各藝術門類精品。非遺歌舞《龍行天下》由羅一舟與百度數字人希加加共同演繹,展現了非遺文化與數字技術的最新結合。影視組曲《光影畫卷》中,周深演唱的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主題曲《繁花依舊》彰顯文藝工作者的家國情懷;歌曲《光字片》由廖昌永、周筆暢演唱,《人世間》主演雷佳音串講;伴隨著王凱、郁可唯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航天工作者來到現場回顧科技發展歷史、展望技術強國。器樂與雜技《憶江南》讓觀眾領略到琵琶音韻與雜技相協調的力量與柔美。戲曲聯唱《遇見》中,越劇、昆曲、京劇、川劇各顯絕技。李斯丹妮、井朧、希林娜依·高、王琳凱、鄭業成表演的歌曲《驍》酷勁十足。劉濤、陳偉霆演唱的歌曲《夢里的珠江緩緩地流》把觀眾帶入奔流的中華文脈之中,慰藉心中的鄉情。歌曲《到人民中去》展現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辛勤耕耘進行藝術創造。
多個節目打破時空界限、多元融合,展現文藝界清新風氣。李光潔、楊冪、檀健次聯動外國留學生,合作歌曲《同路人》 。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張翰、張含韻、王樂君、王祖藍、文淇、梁嘉寶同臺演出歌曲《三百六十五個祝福》。歌曲《次仁拉索》《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山放歌》在開放的視野中激活民族創意,盡顯不同民族的地域魅力和風情。相聲《文聯送對聯》表達了文藝工作者再啟新程、再立新功的十足信心。
“再次現場與文藝工作者相見的‘百花迎春’,不僅讓老中青文藝工作者充分交流一年來的學習收獲、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更能夠展現文藝界的精神面貌。今年的“百花迎春”是在習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后、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0周年的重要節點舉辦的,新年伊始,我們以文藝精品節目和萬眾一心的精神面貌,表達文藝界對春天的憧憬,展現文藝工作者努力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擔當作為。”“2024百花迎春”總策劃、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主任、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冀彥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