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三大史詩”編纂工作與田野調查經驗交流會暨翻譯工作學術座談會舉辦——
進一步加強史詩文物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
“史詩是人類文學藝術的高峰,包含了人天同構、人天同律的自然生態思想,多元同構、天下大同的家國情懷,以強扶弱、不畏強暴的人文精神,自由、平等、正義的歷史構想等具有全人類意義的智慧和思想。正因如此,《格薩爾》史詩最初發源于青藏高原,后來流傳到‘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和地區,成為‘一帶一路’文明對話和互鑒的重要體現,不僅為中華文明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也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華彩的篇章?!痹?0月18日于青海西寧舉辦的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三大史詩”編纂工作與田野調查經驗交流會暨翻譯工作學術座談會上,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史詩”專家組專家諾布旺丹在談及史詩的價值時表達了上述觀點。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備受關注,讓人們看到了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各國交往的新路徑。在此次經驗交流和學術座談會上,民間史詩、史詩文物和相關文化遺產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助力共建“一帶一路”中的作用備受重視,引發熱烈討論。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雁彬,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邱運華,青海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宋江濤,以及扎西、馬金彪、諾布旺丹等出席會議。中國民間文學大系(以下簡稱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專家,來自青海民協、甘肅民協、四川民協、內蒙古民協、新疆民協的相關負責人和大系史詩卷編委會骨干成員等共40余人參加了會議。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強調中華民族‘三大史詩’的重要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為不斷深化史詩研究、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鼻襁\華表示,大系出版工程相關工作部門將進一步推動“三大史詩”少數民族語言文本的收集、整理、翻譯、編纂工作,進一步加強史詩文物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讓中華文化通過實物實景實事得到充分展現、直抵人心,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實踐基礎。宋江濤表示,青海是《格薩爾》史詩的重要發源傳承地之一,在《格薩爾》保護研究和傳承方面擁有厚重的資源優勢、廣泛的群眾基礎、濃厚的文化氛圍。青海省文聯將進一步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全面系統地梳理《格薩爾》流傳的區域、部本和說唱藝人的相關情況,翻譯、出版一套氣勢恢宏、結構完整、地域特色鮮明的漢譯版《格薩爾》,把大系青海卷修好、修全、修成傳世經典。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大系出版工程編撰出版委員會副主任王錦強談道,史詩卷在大系中具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意義,史詩卷的田野調查、翻譯、編撰工作不僅要做到真實、準確、客觀、生動、完整,還要堅持動態開放的原則,既要尊重約定俗成的傳統,還要立足當代捕捉新的思想和形態、建設文化文明新形態,凝聚共識,指向未來。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交流了大系史詩卷編撰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及具體工作中需要探討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中國文聯出版社責任編輯介紹了“史詩卷”編輯工作經驗及實際案例。與會代表紛紛表示,通過參加本次會議收獲了推進大系史詩卷編撰工作的寶貴經驗。
本次會議由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領導小組、中國民協、青海省文聯主辦,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撰出版工作委員會、青海省民協、青海省格薩爾史詩保護研究中心、青海省大湖出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