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1-2022年度中國好故事發布典禮在中國故事基地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舉行。作為國家級中國故事盛會,活動當天共吸引線上線下近百萬觀眾參與,共同見證“中國好故事”榜單的火熱出爐。其中, 《一鍋魚湯》《天使在人間》《一塊奇石》《吃講茶》《純屬意外》《一顆大門牙》《救命的雷電神》《責任》8篇作品為年度中國好故事,《最美的風景》《喝一碗綠豆湯》2篇作品為最受讀者喜愛的年度好故事,楓涇鎮新義村中國故事村為中國好故事組織單位,毛紀萍為中國好故事組織者。
據介紹,本屆年度中國好故事評選得到了全國故事刊物、全國故事名家和廣大故事創作者的大力支持,最終從全國近20萬篇故事作品中選出8篇年度中國好故事。最受讀者喜愛的年度好故事作品則由專家給分和網絡票選相結合得出,來自海內外20多萬讀者參加了網絡票選。“這樣‘萬里挑一’的精挑細選,足見這個國家級榮譽的取得來之不易。”中國民協故事委員會副主任郁林興表示:“正因為有如此激烈的競爭和大批優秀的故事創作者,才催生了故事文學的繁榮,推動了中國故事文化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發布的中國好故事作品靈感和素材均與時代同頻共振。安徽黃廷洪創作的《一鍋魚湯》,講述了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以一種充滿“味道”的特殊形式將合理訴求包裝成一碗“美食”,讓品嘗后的一方領導時刻警醒自己要牢記執政為民的初心。江蘇朱聞麟創作的《吃講茶》,講述一位老人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守護鄉村的和諧祥寧,在脫貧攻堅中他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動員兒子繼續服務這片鄉土,踐行了愛黨、愛國、愛鄉土的責任情懷。
作為中國故事基地、“年度中國好故事”常設發布地、中國故事村所在地,楓涇不僅有眾多故事名家、故事作家,后起之秀同樣令人稱贊。發布典禮上,6歲的小故事員鄭純淳用稚嫩的聲音,落落大方、繪聲繪色講述了故事《生日晚宴》,作品最后落在“強國有我”的主題上,獲得了現場觀眾滿堂喝彩。精彩的故事表演不僅為觀眾奉上藝術盛宴,也讓人看到楓涇為中國故事發展輸送的新生力量。隨著故事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完善,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楓涇鎮逐漸發展成中國故事的高地。
“年度中國好故事”發布活動舉辦至今已走過6個春秋,一批批優秀的故事作品在這里誕生,一批批優秀的故事創作者從這里得到力量與靈感。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副主任、中國民協故事委員會主任白旭旻表示,年度中國好故事成果發布已成為民間文藝領域的文化品牌,有力推動了全國的故事創作和故事理論研究,讓人們看到了故事文化的廣闊未來。
近年來,在中國民協故事委員會的指導下,楓涇鎮除了舉辦中國年度好故事發布典禮、中國故事節·楓涇故事會等活動,還制定了《故事產業(2021-2025)》規劃,探索當代故事文化事業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今后,楓涇將持續致力于把這座千年古鎮打造成一個故事文化的展示館、會客廳、訓練營,時刻聆聽時代潮汐,努力講出一個個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故事,讓中國好故事傳得更廣、傳得更開。”楓涇鎮鎮長張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