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曲協主席 姜昆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在中宣部和中國文聯的正確領導下,中國曲協團結引領廣大曲藝家和曲藝工作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旗幟、砥礪奮進,繁榮創作、服務人民,推動曲藝展演活動和文化交流蓬勃開展,曲藝理論評論和創作力度大幅提升,曲藝高等教育和學科建設實現突破,曲藝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日益增強,曲協深化改革和行業治理深入推進,曲協組織的社會影響力繼續擴大,曲藝界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生動景象。
在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今天,曲藝作為“文藝輕騎兵”,面臨著各種挑戰,也面對莫大的機遇。我們要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曲藝事業、堅持用高質量曲藝作品回報人民、堅持靠團結奮斗凝聚干事創業的力量,用正能量和正確的價值觀為標準,不斷壯大曲藝隊伍,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自覺追求成為新時代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曲藝工作者,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曲藝戰線團結一心、共圖發展的新氣象,助力中華民族“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郝戎
2022年,曲藝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央戲劇學院也成為了全國首批開設曲藝專業的高等院校。建設曲藝專業,是學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指示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們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完善人才培養模式,豐富“戲劇與影視學”學科內涵,探索構建全面而完備的“中國演劇體系”的必然選擇。我們將持續推進曲藝專業建設,在廣大曲藝界同人的幫助和支持下,加強曲藝學科建設,完善教學體系,努力培養適應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發展需要的曲藝人才。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中國曲協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評協副主席 向云駒
五千年中華文明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更是文藝繁榮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中華美學精神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是面向全體中國人民的,也是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是這兩個維度的共同支撐點。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撐。當代曲藝工作者要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實現新時代曲藝事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中國曲協評書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市曲協主席 吳新伯
由我參與創作的獲得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節目獎的《戰·無硝煙》,講述了1949年上海人民在黨的領導和統一部署下,打贏“兩白一黑”之戰的歷史。作品以小見大,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當時居住在上海石庫門最普通老百姓的的喜怒哀樂,在他們的悲歡離合中描繪了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多彩畫卷。中國共產黨人以毫不利己一心為民的崇高精神和超強的組織力與執行力贏得了民心與民意,展現了“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的自信。大事件中的小悲喜,大情懷中的小橋段,潤物細無聲地讓觀眾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品味出了紅色之魂、文學之魅、曲藝之美。
中國曲協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山西省曲協主席 柴京海
山西曲藝工作者要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作品有正氣、冒熱氣、接地氣;進一步發揮曲藝的“文藝輕騎兵”作用,以點連線、以線構面,把歡笑送進千家萬戶,讓更多的受眾了解曲藝、關注曲藝、喜歡曲藝;要充分發揮地域特色,把大同數來寶、河曲二人臺、太原蓮花落、陽泉評說、武鄉鼓書、長子鼓書、沁州三弦書、高平鼓書、陵川鋼板書、翼城琴書、運城干板腔等曲種的曲藝從業者發動起來,牢牢抓住“小切口、大主題,小人物、大情懷,小曲種、大舞臺”的創作特點,全身心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
中國曲協理論委員會委員 天津市曲協副主席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鮑震培
雖然我已經從事曲藝史、曲藝理論研究和曲藝教育40多年,但研究越深入,我越深深感到曲藝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身所學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要“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就此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到馬克思主義思想植根本土的“源”高度,為我的研究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今后我要在二十大報告精神的指引下,守正創新,踔厲奮發,立足本崗,敬業奉獻,耕耘曲藝理論,努力培養曲藝人才,助力鑄就新時代曲藝事業的新輝煌。
中國曲協相聲藝術委員會委員 陜西省曲協副主席 西安青曲社負責人 苗阜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曲藝工作者,我們滿懷信心,展望光明未來,要不斷從黨的百年奮斗中汲取力量,深刻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用創新性的思維展現新時代文藝特色與魅力,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時代進步、社會發展、人民幸福創作出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曲藝精品。
重慶市曲協 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劉靚靚
一切文藝作品來自人民,一切文藝活動為了人民。我們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鄉村、學校、工廠、社區等一切有人民生活的地方去,觀察、收集、挖掘、提煉創作素材,創作出有溫度、有筋骨、有情懷的作品,說唱“綠葉對根的情誼”,用真誠的態度對待人民;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緊跟時代,與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相結合,不斷吸取新的養料、研發新的技巧、開發新的媒介,讓人民能對曲藝藝術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中國曲協北方鼓曲藝術委員會秘書長 北京曲協副主席 楊菲
二十大報告對“文化”的表述擲地有聲,為新時代文藝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作為新時代的曲藝工作者,我要認真學習二十大報告,深刻領悟新發展階段中黨對文化藝術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繼承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全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用曲藝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用心、用情、用力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用最美的中國聲音講好動人的中國故事,當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的遵循者、勇于奉獻的創新者和耕耘者、服務人民的志愿者。
中國廣播說唱團相聲演員 第十二屆牡丹獎新人獎得主 金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我們作為青年曲藝工作者,生逢其盛,就要立足自身的工作實際,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自己應有的業績。我們要多學、多看、多琢磨、多交流,打牢基礎,繼承精華,不斷創新發展,在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用更加接地氣、有營養的相聲作品傳遞力量、歌頌時代、振奮人心,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添磚加瓦。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所作的報告總攬全局、主題鮮明、氣勢磅礴、思想深邃,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提出了黨的二十大主題,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深刻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許多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創強國業、共圓中國夢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綱領性文獻。全面認真學習、全面領會把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曲藝界和廣大曲藝工作者的重大政治責任。
與會人員一致表示,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深刻領會自身肩負的重大而光榮的使命責任,潛心耕耘、埋頭苦干,把個人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藝術創造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斗的征程中,矢志不渝用實際行動增強民族復興的精神力量、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建設強大意識形態、培育時代新人、推出更多優秀作品、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鑄就文化新輝煌,不斷推出更多更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奮力譜寫出富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時代華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曲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