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在廣大文藝工作者中引發強烈反響,極大鼓舞了文藝工作者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文藝網第一時間采訪了“文藝兩新”人員。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講述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體會吧~
講好“城市故事”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高偉 寬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10月16日,我收聽收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上作的重要報告,非常振奮,倍受鼓舞。在報告第八部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闡述指引下,新文藝組織、新文藝群體應當更加堅定信心、明確方向,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2019年以來,在北京市文旅局策劃組織下,我們積極投身到“培源?青年戲劇人才培養及劇目孵化平臺”以及“新時代首都原創劇本創作及選題孵化平臺”的建設中,為全國范圍內的青年戲劇人才提供了從劇本創作到劇目制作以及正式劇場演出的全鏈條孵化服務,進一步激活了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文藝創造活力,喚醒了青年戲劇人才對藝術追求的多種可能性和無限想象力,推出了更多能夠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戲劇作品。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帶著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希望,以飽滿的熱情,推進“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項目開展,用講好“城市故事”來助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用音樂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樂章
薛永嘉 中國音協新興音樂群體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茂名市音協副主席
收聽收看了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盛況后,我深感震撼、倍受鼓舞,內心充滿著激動和喜悅。這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作為一名基層音樂工作者。我將領會好、學習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踔厲奮發,認真創作,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忘我的工作熱情積極投入到工作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文藝兩新”音樂工作者,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艱苦奮斗、腳踏實地不懈追求,以實現理想的熱烈情感和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讓生命潛能充分迸發。
我愿將青春和音樂作品奉獻給太陽底下最美好的事業,懷著這種追求,捧著這顆恒心,帶著這股力量,不斷向著新的目標破浪前進,用音樂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樂章。
堅守人民立場 創作更多優秀作品
婁曉波 中國美協會員、北京市教育學會文化傳承與創新教育研究會理事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在第八部分“推進文化自信,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對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進行了深入闡述,讓我深刻感受到黨中央對文化工作的重視,增強了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和信心。
作為一名青年美術工作者,身逢盛世,肩負歷史使命,要牢記文藝為人民。我們的藝術創作永遠要堅守人民立場,也要用實際行動來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創作更多能夠體現中國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
描繪“真善美”的中國形象是我們創作的源泉
王學賢 油畫家
10月16日上午,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這是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黨和國家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大會進一步增強了文藝界的文化自覺,也堅定了我們文藝工作者的文化自信自強,令人振奮,催人奮進。
作為一名美術工作者,我一邊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一邊速寫創作了大會場景,畫面上不斷浮現出總書記講話的情景。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一次文代會講話中提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我至今仍記憶猶新。近期,我與王學儒為“2022新時代首都美術展”聯合創作完成了主題油畫《我們都是北京人》。畫面以不同膚色、國別的人們,生活在北京、唱著京劇為著眼點,展現了一個包容開放藝術的大北京。接下來,我會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用心用情創作出更多作品,用手中的畫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堅定中華文化立場,描繪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我們美術工作者畢生的創作主題,我們將以此助推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做有理想有抱負的新文藝工作者
苗阜 全國青聯常委、中國文聯全委、中國曲協理事
10月16日,我全程收看了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式,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倍感振奮和鼓舞。黨的二十大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來各行業取得的輝煌成就,提出了劃時代的新思想和新理論,為未來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報告的第八部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作為一名曲藝工作者,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曲藝講好中國故事,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初心如磐奮楫篤行,做有理想有抱負的新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
牢記初心 做逐夢人
付銳 中國攝協會員、河南省攝協理事
我在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所作的報告后,心潮澎湃,滿懷激動。報告中關于“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論述,為我們青年攝影人提供了政治引領、思想引領、價值引領,像一盞燈照亮了前行的路。
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特別是作為一名新文藝群體藝術工作者,在中國文聯和中國攝協的引領下,投身于國家文化事業中,就像魚兒找到了水,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十年來,時代路上的宏大風景是我成長的教材 ,我用眼睛、用相機捕捉周圍每個人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每一張圖片都見證了我追逐青春夢想的腳步。
同時,我也深感藝術并不應該局限于眼前與手邊的技藝,更應該著眼于對優秀文化的傳承,對大眾審美的傳播,對基層人民的服務。無論城市鄉村,無論工廠學校,我在人民中汲取素材,也在人民中踐行攝影人的初心,我有義務也有信心用攝影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用藝術記錄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以飽滿昂揚的狀態迎接每一個可期的明天,做不負韶華的青春逐夢人。
深入基層、深入社區,為老百姓送文化、送溫暖
鄒方臣 中國書協新文藝群體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書協主席團委員
金秋時節,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鼓舞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這次大會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為一名新時代新文藝群體書法工作者,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全程收聽收看了二十大開幕會,接下來,我將團結山東廣大青年書法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基層、深入社區,積極推動寫福字送萬福進萬家活動,為老百姓送文化、送溫暖,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基層書法力量。
守正創新 踔厲奮進
牛帥兵 中國書協新文藝群體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書協副主席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這一刻,億萬中華兒女齊心向黨,通過不同方式認真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盛況。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報告后,我為此生入華夏而感到驕傲自豪。近年來文藝工作一直倡導的“守正創新”,是大會響亮的主題詞,更讓我感到無比親切。守正創新不僅是文藝事業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生命線,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石。作為新時代的書法工作者,守正就是要以中華優秀傳統經典法帖為依托、為遵循,而創新則是要在傳統經典的基礎上與時代同行同向、與人民同心同德,將自己的藝術理想融入時代筆墨,創造出新的、中國式的藝術新風貌。
接下來,我將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組織新文藝群體書家用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融入血液、融入到作品創作中去。堅守初心使命,守正創新、踔厲奮進,聽黨話、跟黨走,用二十大精神指引人生目標、使命追求,以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用手中的筆墨向世界展示中國書法的魅力、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奉獻自己青春和熱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腳踏實地為人民為時代而創作
劉江 北京完美蓬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導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上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所作的報告當中,專門指出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讓我深感振奮,備受鼓舞。黨的二十大報告是黨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準規劃,為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與奮斗的目標。
在過去的十年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腳踏實地為人民為時代而創作。”成為行業共識,“人民性”成為我們行業的關鍵詞。作為一名導演,我這十年,也自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現實主義的創作”為導向,創作了《媳婦的美好時代》《咱們結婚吧》《黎明之前》《歸去來》《老酒館》《光榮與夢想》等作品,得到觀眾的認可,使我感受到只有真正貼近人民生活的故事才能打動觀眾、引起共鳴,進而達到浸潤人心的效果。
在今后的創作中,我將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更加初心如磐,自信自強,深入生活,守正創新,嚴格要求自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以兼濟天下的情懷,把藝術理想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結合起來,繼續創作出更多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只有這樣,才能不辱使命,創造新的輝煌。
(中國文藝網記者王麗、王渝、魏康奇、王解生、賈巖、高森、于欣悅集體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