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孫文佳著《二王書法學習津梁》(全十卷· 80萬字)出版
主辦單位:
中國書法家協會展覽處
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
黑龍江省雞西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展覽時間:
7月9日至7月21日
展覽地點:
中國美術館
孫文佳簡介
孫文佳,中國書協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員。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首屆書法研究生班,師從書法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博士生導師張榮慶。其作品先后30余次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并多次獲獎。現為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專職教授、中國書協“翰墨薪傳工程”首批專家團成員、“翰墨薪傳工程”系列教材編寫委員會成員、文化部中華文化促進會書畫藝委會副主任、教育部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書法教育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文聯理事、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書協副主席、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成員。
參與編寫了中國書協編《“翰墨薪傳工程”中小學書法師資培訓項目教學指導方案》《楷書教學指導》《書法教學法指導》;出版個人專著《小楷學習指南》(上中下三冊)、《驛音——孫文佳金石題跋集》《二王書法學習津梁》(全十卷80萬字)、《孫文佳小品集》《孫文佳書法集》《尺素風雅孫文佳小品集》;主編文化部中華文化促進會全國書法考級教材《中國書法考級教程》等專業書籍,為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錄制教學光盤王獻之《玉版十三行》臨摹與創作。為教育部中小學、高中語文配套教材《詩歌誦讀》配套書法作品。為廣東靖遠,四川杜甫草堂,山東泰安、臨沂,山西運城,浙江紹興、新昌、鼓山,遼寧山海關,陜西西安,寧夏銀川,福建霞浦,甘肅武山等地旅游景區題寫匾額、碑額。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禮堂等收藏。
執教30年來,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書法藝術人才。工作室自2016年創辦以來,已有30多名學員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展覽中入展,得到了書法界同仁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要靠學問成就書家
孫文佳著《二王書法學習津梁》十卷出版:第一卷《王羲之家世》、第二卷《王羲之書法》、第三卷《王羲之經典作品臨摹與創作》、第四卷《王獻之家世》、第五卷《王獻之書法》、第六卷《王獻之經典作品臨摹與創作》、第七卷《二王筆法》、第八卷《二王書法類編》、第九卷《二王參考文獻》、第十卷《古今十大書家與二王書法》
我總想寫點文字,表達我對孫文佳做書法學問的敬佩,盡管有時我和他開玩笑說:“你現在所做的事業——創作、著書、教學、就是‘文佳’意義的再現。”其實我說的遠不止于此。他做“書法學問”感動了很多人,也更讓我傾慕。
做學問是辛苦事,有些人對做書法方面的學問還時常有微詞,在他們的眼里,所謂書法就是寫漢字,不須做什么學問,所以做書法的學問者很少。“靠書法賣錢才是真本事”,幾乎成了有點成績就飄的人的共識。其實這正是當今中國書壇浮躁的表現。可孫文佳既有文人那種“柔勁”,并以此為樂,又有東北大漢那種“猛勁”,為了責任和擔當便義無反顧。最近我拜讀了他3年來創作的將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部分書法作品,發現他無論是在技法上、藝術思想上還是人生的境界上,都有一個大的飛躍。我了解孫文佳,他默默地做了很多書法方面的學問,有“三法”的,也有創作和氣象上的,這足以證明,他在書法之路上的每一個腳印都踏實地印著古代書家的影子,這是靠做書法本體以及相關學問才成功的。
來自東北黑土地的孫文佳,從小與“文”結緣,進京之前的打拼為他今天的成功埋下了伏筆——筆墨功夫。他寫二王,攻小楷,在書法家張榮慶的教導下,創作上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業績,也被同輩書家所贊許。他的行書和小楷創作,就像一個披著東晉風塵來到今天的雅士,并親切地向我們講述著那個輝煌時代偉大書家們的故事,如一股清流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似一縷春風吹拂著我們的面龐,他沒有用語言,而是用自己的書法藝術,回望中國書法史上那個書家輩出的燦爛時代。我說的這種感覺從這次中國美術館展出的作品中你一定能找到。
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創新,但創新要建立在一個“血脈相連”而不是“另起爐灶”的思想意識上。孫文佳深諳此道,經過了一段“博古”的過程后,終于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時代感,這是一個具有使命感的書家才能做到的。
書匠是實用主義階段的同路人,書家卻是一個時代書法藝術的引領者。孫文佳以書家的情懷不僅做著書法創作的學問,而且還做了“著書”的學問。在當下,有多少人在寫二王,可又有多少人能深刻地了解二王、二王藝術以及他們對中國書法產生的巨大影響。寫二王的人不少,研究二王的人卻少之又少,因為關于二王的學問不好做。
孫文佳自己寫二王,同時又潛心研究近現代學習二王的大家,以及學問與成家之間各種千絲萬縷的聯系。尤其是他對二王的“推崇”促使他“走進”二王,于是他從2018年開始編著《二王書法學習津梁》(全十卷) 80萬字,并有相當數量的圖版。5年的時間里,在工作、教學、創作之余,孫文佳犧牲了自己全部的業余時間,走遍二王父子出生、工作、歸隱的地方考察,去各個博物館搜集整理與二王相關的資料,這種發揚傳統文化的精神,這種做學問的態度,在當今書壇屈指可數。
當我們談起他這10本書的整理、寫作過程時,他總是笑著說:“太不容易了,但我覺得值!”他還深有感觸地說:“我在收集資料、了解二王的人生經歷后發現——之所以二王父子能寫出偉大的作品,是因為他們有偉大的人格。”孫文佳這話說的精辟,這也是我在讀《王羲之家世》卷時的深刻印象。
現在二王書風正盛,有多少人在吃著二王的“飯”成長,可大部分人卻不了解二王的生平、思想、經歷,更不了解自己臨的二王經典是在何種情況下創作的,常以學到筆法、字法、章法而滿足,太重表面。這套書的發行,給學習行書者以助力,讓主攻二王的朋友們不僅學二王書風,更學二王品格,這樣才能更好地打造出具有時代特色又不失古人傳統的作品。這正是孫文佳著此書的宗旨。他在創作中著書,又在著書中去升華創作,這應該是一個做學問人應得的收獲。
孫文佳是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的專職老師,教書育人是他的本職工作,更是他銘記在骨子里的那份使命,也是他著書立說的動力。他認為沒有創作成果,不去做書法方面的學問,就沒有資格當培訓中心的老師,打鐵真得需要自身硬。他帶著很多學生,也經常到外地講課,無論是上大課作學術報告,還是帶導師班作示范,對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字形,都是邊講邊寫,并同時傳達書法與做學問的理念,督促學生們要落實到實踐中,才能有所成就。在他的教導下,一批批有成績的作者脫穎而出,被書壇矚目。
(作者系中國書協《中國書法通訊》原主任編輯、中國書協創作委員會原委員、中國書協楷書專業委員會原副秘書長)
陶淵明《飲酒詩》 33cm×78cm 2020年
沈右《中酒雜詩并簡帖》 33cm×47cm 2022年
節錄《晉書》卷三 32cm×46cm 2020年
錄《黃庭堅信札》 30cm×78cm 2020年
蘇軾詞二首 33cm×47cm 2022年
陶淵明《桃花源記》 33cm×33cm 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