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辦,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造型藝術委員會承辦的當代中國造型藝術評論的現狀與方向座談會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第二屆造型藝術委員會成立儀式近日在線上舉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中國評協造型藝術委員會主任陳履生等專家學者20余人出席會議。會議指出,要抓好理論武裝,牢牢把穩文藝評論方向盤;要堅持問題導向,回答新時代審美之問、藝術之問;要發揮學術專長,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要注重團結協作,做好結合配合融合。
座談會上,陳履生、曹慶暉、朱培爾、劉宗超、丁寧、王平、華天雪、安遠遠、陽麗君、李超、李永強、張紅梅、屈健、趙迎新、黃宗賢等造型藝術委員會委員圍繞“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當代中國造型藝術評論建設”“中國造型藝術評論的現狀、回望和展望”“中國造型藝術評論體系建設”“評論與創作關系研究”“社交媒體時代的造型藝術評論”等議題展開研討。大家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展覽已經成為推出新材料和新認識的重要手段。要重視展覽數據建設,強化數字化建設與標準,加強展覽批評和展后研究開展。中國造型藝術評論體系建設要關注造型藝術評論的學科化建設。在對中國造型藝術評論文獻的梳理、保護和轉化過程中,造型藝術評論逐漸融入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學科建設軌道之中,要進一步促進相關文獻研究、課程教學以及實習基地的專業合作、項目合作和課題合作,推動造型藝術評論學術體系化發展。具體到美術、書法、攝影等造型藝術評論,大家還提出了提高的路徑和方向。